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00章(2/4)

作者:无衣佩瑜
揍的他找不到北了!……

黛玉正出神想着,忽然感觉船动了。

她们主仆二人相顾失色,眸中闪过疑惑——他去了哪儿,竟不上船的么?

“咚咚咚”

敲门声忽的响起,打破了房间里的宁静,随即传来一道娇媚的询问:“林姑娘,你在么?”

却是尤二姐听了曹操话,过来拉关系了。

且不提船上二女如何相处,曹操在码头上下了船,没走多远便望见一群健马停在路边的茶店附近,而焦黑子等一帮人正在店门口的棚子下胡乱啃着西瓜,瓜皮丢的满地都是。

远远的瞧见曹操,焦黑子神色一震,忙丢了手里吃了一半的瓜,率先便迎了出去。其他人也发现蓉大爷来了,争相赶来拜见。

换马之后,曹操率众十余人,沿着官道驿路前行。

他并不安生,或者同商贾闲聊各地的风土人情,买卖如何,或者问田间地头的老汉收成怎样,日子可还过得下去,以此印证他阅览邸报时产生的种种猜想,对或不对,先且暗记在心。

这作态不似世家子弟出行游玩,倒像是爱民如子的官员出来了解民生疾苦,直把焦黑子等人看的傻了眼,不知所以。

众人一路走走停停,只在道路宽阔行人又少时才跃马扬鞭,速度并不快。

由于是大路,而且他们人多势众,看着就不好惹,并未遇到什么剪径强盗之类的歹人,倒是见多了胥吏盘剥,豪强欺凌,普通百姓的日子甚是惨淡。

曹操不禁心生感慨,京都之繁华,较之千载之前,远远过之,可是看民间百姓,生活却水深火热。土地兼并、苛捐杂税,这些已经让人不堪重负,辛苦劳作只能勉混口吃的不至于饿死,

又兼近年天灾频仍,水旱迭现,渐渐将人逼上绝路。

而朝廷为了应对辽东之难,也在明里暗里的加征田赋。胥吏豪强皆踊跃参与,不过最后增加的赋税全落在贫苦百姓身上。

一路行来,目中所见,诚可谓“富者动连阡陌,贫者地鲜立锥”“富者极其富,贫者极其贫。”

曹操敏锐的察觉到,表面的宁静之下暗潮涌动,如今欠缺的只是一个引子,随时可能引发燎原之火。相比于此,那辽东夷狄之乱,倒真是纤芥之疾,不值一提了。

途中也几次在码头等待船来,曹操便上船同尤二姐欢聚一晚,无论正事还是私情,都没有耽搁。

只是那姓林的小丫头,死活不再见他,也不知是不是因为二姐的事看低了他。

曹操对此浑不在意,只需将之安全护送到扬州,便是大功一件,那林如海无论如何也得表示感谢,江南就可打开一道缝隙,慢慢伸手不迟。

过得几日,经天津、沧州、德州,已经行至山东地界。齐鲁之地,男儿雄壮,曹操有心招募几个英豪,便信马由缰,纵马而行,离运河越来越远,风餐露宿时常有之。

一众家丁哪里遭过这个罪,个个心里埋怨,却不敢说出口。

这天进入兖州府的范围,曹操不由想起当年青州黄巾余党强占东平和任城,兖州刺使刘岱贸然迎战,惨遭败亡,而他听从陈宫之谋,欲夺兖州作为根据之地,争霸天下,由此展开对黄巾军的战斗,最终在济北击溃声势浩大的叛军,一举获得三十万降卒和百姓。后又加以改编,精壮者组建青州兵,老弱妇孺则大肆屯田。

往事悠悠,霸业已远,不禁有些怀念。较之当年的意气风发,此时的他空担着将军名头,却连一兵一卒也无,令人唏嘘。

好在年纪轻轻,只要筹谋得当,一朝发力,起势只会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