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025 不情之请(1/2)

作者:钓鱼能手
傍晚,桓温从衙署回家,远远望见桓熙,便朗声大笑:

“熙儿呀,你为我举荐景兴(郗超),可是帮上了大忙,有他辅佐,为父大可高枕无忧。”

很显然,在桓熙入朝的这段时间,桓温与郗超相处得极为愉快。

桓熙苦着脸道:

“父亲如今自是称心如意,怎奈孩儿此去梁州,势单力孤,实在惴惴不安。”

桓温知道这小子是在向自己讨要好处,只是吃人嘴软,拿人手短,桓熙忍痛割爱,为他举荐郗超入幕,桓温自然也不会小气,他问道:

“你有何要求,尽管直言,只要为父力所能及,定当应允。”

桓熙毫不客气,展颜笑道:

“孩儿确实有个不情之请,希望父亲能分我五千将士,为我壮胆。”

桓温没有立即答应,他沉吟道:

“梁州本有三万守军,足以御敌,如今你又向我讨要五千将士,想来熙儿是想要有一番作为?”

桓熙正色道:

“石虎残暴不仁,早晚必生祸端,将来父亲兴兵北伐,孩儿亦可出兵关中作为策应,而不是苦于兵力短缺,只能坐失良机。”

桓温忍不住颔首,一路出兵宛洛,一路出兵关中,这正是诸葛武侯在隆中对里,向昭烈皇帝献上的计策。

他大手一挥,道:

“好!为父许你五千精兵,熙儿,你还有何要求,尽管一并道来。”

桓熙见状大喜,请求道:

“还请父亲准许孩儿自用梁州赋税。”

自桓温伐蜀之后,朝廷就再也没有收到过荆、益、梁、宁、雍、司等六州之地的一粒米、一尺布。

应该送往建康的赋税,尽数被桓温截留在江陵,作为募军养兵之用。

现在的西部六州,也仅仅只是尊奉东晋的国号,与朝廷逐渐形成半独立的羁縻关系。

桓温自行招募将士,调配资源,并非中枢所能征调。

桓熙狮子大开口,不仅索要五千精兵,还想吞下梁州八郡的赋税。

这让桓温一时间犹豫起来,不知是否应该答应他。

桓熙见他这般模样,伸出三根手指,豪言道:

“三年,只需三年,孩儿必将为父亲夺取关中,若不能成,自当归还梁州赋税。”

桓温不知他是从哪里来的自信,莫非是见伐蜀顺畅,便也以为北伐是件易事。

“羯胡悍勇,不可轻视。”

桓温板着脸告诫道。

桓熙却毫不动摇,他坚持道:

“孩儿并非鲁莽之辈,但求父亲信任,许我三年时间,我必当有所回报。”

父子二人对视良久,桓熙始终不曾退缩,桓温无奈道:

“罢了,既然你诚心相求,为父就依伱所请。

“梁州赋税,你可自用,但不可用来满足自己的私欲,安于享乐。

“至于三年之约,为父只当是戏言,免得你求功心切,遭了危险。”

桓熙心中一暖,但他还是在内心暗暗发誓,三年之内,必将光复关中。

当夜,桓温在府中设宴,为桓熙、桓冲接风洗尘。

宾客云集,就连与他暗生隔阂的谢奕也在妻子的劝说下,登门赴宴。

太后下旨,为桓熙、谢道韫册婚的消息,早在桓熙抵达之前,就已经传到了江陵。

既然推不掉这门婚事,在谢母看来,自当缓和与桓温的关系,免得谢道韫将来被公婆迁怒。

席间,谢奕与桓温看似重归于好,只是他们彼此都清楚,裂痕一旦出现,就不是这么容易能够填补的。

二人交恶,说不上谁对谁错,都有自己的理由。

翌日,谢奕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