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朝》是林朝阳的力作,自第一卷发表以来便获得了文学界和广大读者的巨大关注。
但这部小说本身是超级长篇,又是分卷发表,要说盖棺定论性质的评论还为时尚早。
第一卷发表至今两个月,外界的讨论声不绝于耳,其中好评占据了绝大多数。
等到第二卷发表,两卷书合计八十余万字,跨越了两大封建王朝的重要历史阶段,勾勒出了隋末唐初的乱与治。
从反抗专制到兄弟阅墙,李唐王朝的兴起与分裂斗争跃然纸上。
其中的艰难曲折,残酷惨烈,令人触目惊心。
正如《当代》2000年第二期所发表的评论文章《历史缝隙中的惊鸿一警》所写:
「兄弟相煎,父子反目,血雨腥风,剑拔弩张,翻云覆雨,王旗变幻一幕幕家仇国恨交错纠缠,演绎着封建王朝亘古不变的畸形政治生态。
在这场重复了千百年的大厮杀中,没有人是胜利者,每个人都是悲剧性的。
李渊以为自己获得了帝位,可以从此高枕无忧,却不曾想亲子相争,上演了人伦悲剧,自己也沦为‘高高在上’的太上皇;
李世民以为他斩除了一切敌人,可在多年以后,他的儿子们同样不得不自相残杀”
那些原本只存在于历史中的名字,在林朝阳的笔下被塑造的丰满而鲜活,又充满了悲剧色彩,赋予了小说凝重而悲怆的艺术基调。
同时这些人物悲剧性的命运变迁也将中华民族的历史演变与文化脉络清晰的印刻、传承下来。
读来难免让人深深感叹人生的变幻莫测,历史的沧桑无情。
目下小说仅有两卷面世,但笔者夙夜读来,却给了我多年未曾有过的阅读快感和审美享受,仿佛找到了当年品读《静静的顿河》《战争与和平》《红楼梦》时那种感觉。
仅此,《天朝》一书便堪称为中国文学桂冠上的‘大书」。
国人总是比较愿意、比较容易欢呼和赞叹外国的优秀作品,何时才能看到中国文学也有不逊色,甚至是超越西方经典文学的伟大作品呢?
郁达夫在纪念鲁迅大会上说:‘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不幸的,一个有英雄却不知敬重爱惜的民族是不可救药的,有了伟大的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
同样,有了《天朝》这样足以彪炳文史的作品,而不知呵护、赞赏和热爱的民族,也是可悲的的。」
《历史缝隙中的惊鸿一警》是陈涌老爷子所著,作为延出身的老资格文艺评论家,
他在国内文学批评领域的地位无需赘言。
当年,《白鹿原》在《当代》分上下两期发表,广受读者和评论界赞誉。
出版后更是取得了骄人的销量,一再加印,为程忠实赢得了百万身家,成为国内作家群体当中少数的「有钱人」。
但在第四届茅盾文学奖的评选当中,在文学界众望所归的《白鹿原》还是受到了部分评委的诘难。
最后正是因为陈涌对程忠实和《白鹿原》的力挺,才让这部小说得以在第四届茅盾文学奖上捧得殊荣。
由此可见,陈涌在国内文学批评领域的份量。
林朝阳与陈涌相识多年,但一直保持着君子之交。
他每次有新作品面世,陈涌或早或晚都会发表一些看法,这些看法并未掺杂任何私交成分,都是据实而论。
就比如当年《达拉斯买家俱乐部》出版后,陈涌就曾因小说中所表现出的偏西化的价值观而提出过批评。
除了少数时候善意的批评,陈涌对林朝阳的作品所表达的更是的还是褒奖。
不过《历史缝隙中的惊鸿一警》这篇文章对于《天朝》不吝溢美之词,在陈涌历来发表的评论中确实是比较少见的,这也恰恰说明了他对这部小说的欣赏。
尤其是,他在文章最后所强调的,文学界对于中外文学作品截然不同的评判标准,实在是肺腑之言。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文豪1978 最新章节第678章 寻味斋夜话,网址:https://www.at77.net/413/413610/678_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