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泪了。
我老家就是南京的,我叔叔、婶婶、姑父、姑母25口人都死在了南京大屠杀当中!
小日本,我***!
有朝一日,一定要叫这些畜生血债血偿!」
《拉贝日记》所引发的观影热潮也成为了媒体关注的焦点,在一场电影放映结束后《燕京日报》的记者拦住了年过花甲的老人。
老人用最朴素的语言说出了他的心里话,这无疑是对《拉贝日记》最高的褒奖。
当然,这段话在见报后被经过了一定的艺术加工。
「..首都电影院里挤满了观众,哪怕是早场的放映也座无虚席。为了买电影票,很多观众甚至是提前两个多小时早起排队。
这些观众满心期待的走进放映厅,又顶着通红的眼晴走出来,每个人的脸上都写着哀伤、悲愤。
一位年过花甲的观众在走出电影后动情的说,过去一百多年里中华民族受尽了屈辱,
现在我们终于站起来了,必须要树立起民族自尊和自强意识,以史为鉴。」
观众的眼泪和好评,媒体的报道与称赞,让《拉贝日记》就像是一颗在人们头顶引爆了的氢弹,震撼了所有人。
在这颗氢弹爆炸后的硝烟散去之时,所有人都经受了一场心灵的洗礼和精神的重塑。
上映数天,《拉贝日记》引发了国内的观影狂潮,其产生的轰动性效应丝毫不下于当年的《高山下的花环》。
为了这部电影倾注三年时间和心血的谢靳,也再次被媒体们捧上了神坛。
媒体们判断谢靳最近几年来拍摄的作品,《赤壁大战》《鸦片战争》《拉贝日记》连续三部投资巨大的大片,都是既有史诗气度,又极具观赏性。
兼具艺术性和娱乐性的双层追求,让谢靳成为了中国影坛宗师一级的人物,远远将同时代的导演们甩在了身后。
即便是风华正茂的第五代导演们,在他面前也要黯淡三分。
除了谢靳被捧上了神坛,默默在背后为谢靳保驾护航的林朝阳也成了媒体热议的焦点之一。
所有人都明白,动辄上亿的大投资,依靠着中国内地的票房潜力,别说是赚钱了,回本都很难。
一个不小心就是巨亏的局面,因为谢靳这些年的几部作品能够顺利投拍并取得成功,
离不开林朝阳对他的信任和帮助。
伴随着《拉贝日记》所获得的巨大成功,两人的合作再次成为了媒体上的佳话。
早在6月下旬,沪影厂有一部反映反腐工作的影片《生死抉择》上映,在事前谁也不看好的情况下,这部电影仅用了12天便取得了4400万的票房佳绩。
《生死抉择》的成功很大程度上要归因于政府包场,本来按照正常的历史轨迹,这部电影应该拿到1.17亿票房,成为2000年的年度票房冠军。
但《拉贝日记》的横空出世,直接打断了《生死扶择》的票房冠军之路,电影的票房定格在了8400万。
至于本应该取得的另外3000多万票房,自然成了《拉贝日记》的囊中之物。
2000年的夏天,比天气更火热的是《拉贝日记》,上映第13天,《拉贝日记》票房成功破亿。
在各地跑了一圈路演的谢靳回到燕京,专门为《拉贝日记》的票房破亿搞了一场庆功宴,说是庆功宴,实际上还是为了宣传。
庆功宴当天,来了全国各地上百家媒体,还有不少外国媒体。
《拉贝日记》所涉及的「南京大屠杀」是个国际提议,虽然没有「辛德勒名单」那么大的名气,但也算是个热点新闻了。
在庆功宴上,有记者关注《拉贝日记》的海外上映情况。
「电影的海外发行由林氏影业发行,目前已经在香江、湾岛、新加坡和马来西亚上映,接下来还会在更多的国家和地区上映。」谢靳回答道。
「日本呢?那日本呢?」
显然,这个问题才是记者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文豪1978 最新章节第682章 为逝去的冤魂发声,网址:https://www.at77.net/413/413610/682_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