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都是诗词歌赋算星医工样样精通,这样的国家会强盛至何等地步?
普天之下,谁能奈何?
……
路上行人匆匆、车马辚辚,学子们趁着草长莺飞之时出城游玩,农夫们赶着农时将庄稼耕种,商贾们往来奔走、贩卖货殖,一派欣欣向荣、盛世景象。
到了金光门外,论钦陵勒住马匹,驻足城下,脚下护城河水波涛滚滚,仰头看着高耸的城楼,左右张望是一眼望不到尽头的雄伟城墙,一股厚重雄浑扑面而来。
此时此刻,即便以论钦陵之自负、桀骜,脑海之中也仅只是浮现出三个字。
朝天阙!
*****
碎叶城远在万里之外,虽然人人皆知一场数十万人裹挟一处的大战即将爆发,战争阴云不可避免弥漫在长安城中,但还是被喜气冲淡了一些。
宫内有消息传出,沈婕妤为陛下诞下一位皇子,这对于人丁略显单薄的皇家来说,自然是一个极好的消息,子嗣昌盛就意味着皇权稳固,这是寻常百姓最愿意见到的。
论钦陵入驻鸿胪寺,前来接待的是一位少卿,观面相非是汉人,名字叫做咥运,突厥人……虽与此人素未见面,却是相互闻名。
论钦陵目光炯炯:“莫贺城遭弥射、步真攻陷,贺鲁可汗远遁,何以世子却在大唐为官?”
若是在长安避祸,倒也说得过去,可谁家避祸还能避出一个鸿胪寺少卿?
对大唐官职有所了解的论钦陵知道,这已经是正四品下的官职,妥妥的帝国高官!
区区一个突厥人,何德何能担任此职?
更何况还是在大唐“出仕必经科举”的前提之下,只能由皇帝亲自任命!
咥运本可说一些冠冕堂皇的话语,譬如“成为唐人乃无上荣光”“愿为大唐效死”之类,可双方必经曾缔结盟约,再去说那些虚伪之言有些过分,遂抱拳施礼,苦笑着道:“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如之奈何!”
论钦陵心中巨震,瞬间明白了怎么回事。
贺鲁这个自诩突厥第一好汉的家伙,原来也偷偷摸摸投降大唐了!
再联系之前莫贺城被攻陷、贺鲁孤军逃遁的传言……论钦陵瞪大眼睛:“令尊该不会是跑去河中了吧?”
咥运能够出现在这里,且身为鸿胪寺高官,就意味着他与自己的身份相同:入唐为质!
既然有质子在手,大唐对于贺鲁必然全力支持,又怎会被暴起的弥射、步真攻陷老巢,甚至落得亡命天涯?
必然是一个巨大的陷阱!
咥运连连摇头:“我入唐时日较长,父亲那边发生何事一概不知,甚至连他如今身在何处也不知道……来来来,请随我前往住处暂且安置,请求觐见的奏疏马上就会递上去,等着陛下召见即可。”
他知道对方之能耐,不敢吐露半分口风,虽然他出现在长安就已经很说明问题,可论钦陵猜测是一回事,他自己主动告知又是另外一回事……
论钦陵心知肚明,也不再多言。
……
鸿胪寺在朱雀门内,与之相隔朱雀大街遥遥相对的是太常寺,而在鸿胪寺西侧、含光门大街以东的宽广区域,遍布着鸿胪寺下属用于接待外国使节的馆舍,装修奢华、环境优美,论钦陵便被安置于此。
入夜,论钦陵一个人坐在窗前书桌旁,思虑着当下西域局势。
种种迹象表明,贺鲁所谓的“逃遁”之时障眼法,亦或苦肉计,真正的目的是打入大食人内部……一支军队万里迢迢跑过去卧底,所谋为何、一目了然。
而自家父亲与大食人达成的契约是在关键时刻出兵河西、截断安西军的粮道,如今自然也已告吹。
没了阿史那贺鲁于西域腹心之地起兵反叛、使安西都护府首尾难顾两面受敌,更没了河西走廊粮道之危险,大食人的所有阴谋都已败露,只能在西域与唐军硬碰硬的打一仗。
唐军固然兵力处于劣势,内部更是隐患重重,且大食人兵多将广、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天唐锦绣 最新章节第两千六九章 盛世景象,网址:https://www.at77.net/48/48778/5139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