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四百九十二章 夺城(2/3)

作者:
知是谁先在军中说了一句,没过多久流言便肆虐开来。流言这种东西的蔓延速度是极快的,赵达开想要弹压却发现士兵们只是面上应承,私底下却在计划着怎么逃走。他们不过是在军中混口饭吃,没必要把身家性命都搭上。等到朝廷大军拿下南昌,他们这些‘从逆’的叛军下场一定会非常凄惨,还不如趁着南昌还没有被包围,提前跑路。一个,两个,五个,十个......南昌城中的守军人数越来越少,赵达开彻底慌了。他可以禁止军士放灾民进城,却无法阻止士兵自己打开城门逃走。无奈之下,他只得下令一旦发现有士兵想逃跑,将按照军法严惩。可这个命令收效甚微。还是不断有士兵逃走。短短三天,就逃走了三百多人,照这个速度下去两个月后,南昌将成为一座空城!赵达开是又惊又怒,他想不明白怎么突然之间军心就散了。不想事态继续恶化下去,赵达开只得下令解除戒严,恢复正常的城门开启时间,并解释说之所以之前要戒严是为了缉捕盗贼。这个蹩脚的解释虽然听上去可信度极低,但至少算是个理由。逃跑的士兵变少了,赵达开总算长出了一口气。但好景不长,正如赵达开担心的那样,南昌城中混入了大量的灾民。但赵达开丝毫没有办法,只要打开城门,这就是无法控制的了!............赵达开能做的也只有命令士兵加强巡逻,发现可疑人等及时来报。至于开仓赈济灾民赵达开是绝不会做的。打开城门让这些灾民混进来,赵达开已经是被气的半死。要是即将送往九江、南康的这批军粮再被灾民分了,他可真要吃人了。此时是非常时期,赵达开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要这些灾民自己能讨到食吃不来烦他,他也能容忍这些灾民暂时在城中讨饭。没办法,人都是被逼的,赵达开也得向现实低头。王守仁率领的这只军队也跟着灾民混入了城中。只不过他们是分批分散进入城中的,这自然是为了避免被怀疑盘查。要知道他们是没有路引的,一旦被盘查必定会暴露真实身份。不过眼下大批灾民涌入南昌城中,南昌守备也是心知肚明,故而并没有派出大量的人手清查灾民,留给了王守仁充分的时间准备。眼下王守仁最先要解决的自然就是将散落在城中各处的部下集结起来。在混入城中前王守仁便吩咐下去,进入城中后不要急着碰头,而是先保护好自己。与灾民待在一起,真真假假才是保护自己的最好办法。故而不到夺城之时,最好不要聚集。当然,必要的沟通还是不可少的。王守仁麾下的几名心腹将领分别负责所属区域的联络,有什么突发情况都要由他们出面进行商议。这样几个人的小范围会面自然不会引起守军的注意,随着时间的推移,王守仁渐渐将城中的守备情况了解清楚,决定发动夺城战了。要发动夺城战,最关键的就是要控制南昌城的重要建筑。南昌城中最重要的建筑自然是宁王府了。藩王仅次于天子,其府邸规模自然十分庞大。宁王起兵称帝后,宁王府也就理所当然的成为了皇宫,有重兵把守。再就是巡抚衙门、按察司衙门,都指挥司衙门。南昌作为江西布政司所在地,自然有巡抚、按察使、都指挥使这样的大员。不过很不幸的是前两位都是朝廷派来监视宁王的,自然不会和宁王一条心。而后一位都指挥使却被宁王收买。宁王既然要造反,自然下定了决心,和心腹以及都指挥使商议一番决定效仿项羽设下鸿门宴,诱使两位方面大员前来。只能说这两位大佬的警惕性实在太差,完全没有意识到危险。二人兴致冲冲的来到王府赴宴,与宁王推杯换盏,谈笑风生。宁王却突然摔杯为号,近百名刀斧手从外涌入将两位大员拿下。斩杀了二人后,宁王称帝,巡抚衙门,按察司衙门自然就没有太大的用处闲置了下来。眼下宁王不在城中,真正发号施令的不是别人,正是宁王的心腹,前江西都指挥使赵达开。当然他现在的身份是南昌留守,是宁王朱宸濠放在后方安稳军心的重要棋子。只有夺下了都指挥司衙门,诛杀赵达开,才能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