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五百三十七章 殿试连捷 【4000字二合大章】(2/3)

作者:
众瞩目,作出的文章自然不能水准太差,不然岂不是叫人笑掉大牙。唐寅并没有急着动笔,而是闭上眼睛打起了腹稿。过了一炷香的工夫唐寅才睁开眼睛,此刻他心中已有了成文,只需要把文章誊抄在纸上即可。唐寅深吸了一口气提笔蘸墨,疾书开来,不到一炷香的工夫便把一整篇文章写完。接下来便要等着殿试结束了。毕竟是天子御前,提前交卷太过装了,还是随大流的好。好在殿试只考一场策论,时间并不长很快就结束了。书吏一一将准进士的卷子收好,接下来众贡士一齐冲天子跪拜行礼,殿试便算结束了。朱厚照巴不得殿试赶快结束,故而当贡士们冲他叩拜行礼后他大手一挥直接走人。这把丹陛下的贡士们惊的目瞪口呆。唐寅愣了一愣这才随着同考的士子一起离开了奉天殿。等待放榜的日子是煎熬的,虽然不会有人被淘汰但名次对这些将来的官场新人来说也很重要。有求皆苦,好在唐寅有自信拿到二甲前十的成绩,能够成为庶吉士便足够了。终于在八月初十殿试正式放榜,唐寅不出意外的获得了状元,跨马游街琼林宴饮自不必说,他还受到天子的特别接见。正当唐寅踌躇满志准备向天子表忠心要大干一场时,天子竟然压低声音问他索要春宫。唐寅险些一口老血喷出来。他的名气竟然已经如此大了吗,连天子都喜爱他作的春宫图?............面对天子的索求,唐寅直是欲哭无泪。他怎么也不会想到堂堂大明天子竟然也对春宫如此喜爱。只能说食色性也,天子也是人也不能免俗。但唐寅觉得还是不应该给天子留下这种印象。虽然做到了简在帝心,但天子一想起来唐寅就是“哦,那个画春宫的。”这种感觉实在是太糟糕了。唐寅好歹也是解元、会元、状元三合一的大三元,虽然中间隔了十几年不是连中的,但那也是实打实的成绩,是抹杀不掉的。皇帝陛下难道不应该记住他这个形象吗?唐寅幽怨的看着朱厚照,发出无声的抗议。这把朱厚照看的有些毛了,他心道唐状元不会想为他画春宫吧?这种事情朱厚照可从没有经历过,想想还有些刺激,不过一想到群臣慷慨激昂的反对,朱厚照还是咽了一口吐沫,唉算了吧。当然,朱厚照不会放弃管唐寅索要春宫的,虽然做不了主角但欣赏一番总归是无伤大雅吧?唐寅不会知道天子的“险恶用心”,只觉得天子一直冲他笑,很和善近人啊。天子接见了唐寅后觉得这个人很有趣,便把他留下在宫中用午膳。这可是天大的恩赏。要知道能和天子一同用膳的只有内阁三位大学士。唐寅这次算是感受到皇恩浩荡了。因为皇帝是在文华殿接见的唐寅,故而午膳也便设在偏殿。一同用膳的还有李东阳和谢慎。谢迁老爷子身体不好告了病假,皇帝陛下总不能为了一碗水端平再把谢迁从病榻上揪起来不是。谢慎是由衷的为唐寅感到高兴。唐大才子确实有才,不然也不会一复出便碾压天下学士,独占会元、状元。人的命运有时候真的是变幻莫测,假如他没有遇到唐寅,也许唐寅就会这么蹉跎下去,整日**声色麻痹自己。而现在,唐寅却开启了一段新的人生。虽然四十岁入仕有些晚了,但晚有晚的好处。官场考验的是处理人情世故的能力,在这一点上唐寅肯定比那些涉世未深的毛头小子要强。经历过人生的大起大落,在处理事情时也会更为冷静。在官场靠的可不仅仅是吟几句诗,写几篇道德文章。唐寅这样的僚机正是谢慎需要的。顾鼎臣固然也很不错,可顾鼎臣毕竟有些腐儒的倾向,只可用重不能重用,真正能明白谢慎心中所想的恐怕也只有曾离经叛道的唐寅了。天子的午膳很繁复,各式珍馐轮番摆盘。谢慎和唐寅却没有什么胃口,在领导面前大快朵颐那也太不注意形象了,心得有多大?正德皇帝却不担心这些,这里是他的主场,他想怎么来就可以怎么来,连吃相都不必顾忌。今天朱厚照的心情很不错,每样菜式都夹了一筷子,一旁侍候的**监太监张永直是喜笑颜开。陛下好些时日没有这么好的胃口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