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五百六十五章 大朝议(2/3)

作者:
好不但制度没创好,还伤了根基那就不合适了。”郑实秋说的隐晦,但谢慎如何听不出他的弦外之音?无非是担心地方官员不贪以后,京官的冰敬炭敬受到影响。这些都是实打实的利益,由不得郑实秋不担心。谢慎笑道:“动根基总比根基烂了好。郑大人以为呢?”见朝堂之上谢慎舌战群儒,顾鼎臣不由得心生感慨。小阁老确实是天降神人啊,许多想法绝不是他能想出的。“看看史书吧,哪朝覆灭不是因为贪污?贪污动的是国家根基,伤的是百姓感情。一个百姓反对,根基动摇的王朝怎么可能继续统治?”“小阁老,你说这话是什么意思?难道你是说大明根基已经松动,且伤了百姓感情吗?”通政使冯晓终于忍不住发声了。前面谢慎说的滴水不漏他实在找不到置喙的地方。但这一条却是可以咬文爵字做做文章了。谢慎就知道有人要抓住他这句话不放,十分淡定的回应道:“非也,非也。谢某可没有说大明已经到了这般地步。但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肯定是不行的。既然有了病那就要查出病根,一步到位的医好。”“可商人有什么权力监察官员,这不是胡闹吗?”士农工商,这是封建王朝的地位排序。士是第一位的,商是最末尾的。谢慎之前就曾经主导五口通商开海禁,并允许商贾独自办厂兴实业,现在又打算赋予商贾监察官员的权力,他究竟想做什么?冯晓真觉得文官集团中出了一个叛徒。............在治贪这个问题上,绝不能有任何的妥协。因为一旦有了软弱之心,就不可能壮士断腕。对贪官妥协等于任由大明这颗参天大树从根烂掉。朱厚照和谢慎君臣一唱一和,让反对派无话可说。虽然他们觉得谢慎背叛了文官集团,但谢慎做的十分在理又有天子撑腰,他们除了逞一逞口舌之快,也是无计可施了。就在此时,朱厚照发话了。“既然诸位卿家没有意见,朕便下旨先从顺天府开始试行以商监官。商贾凡有检举官员者可将检举信投至顺天府衙前的检举箱。检举信由顺天府负责整理,定期呈送内阁。”这等于是把谢慎的一个设想具体化了。群臣想不到天子这么快就下旨试行这一政策,也太雷厉风行了吧。不过这倒是与天子的行事风格相吻合,当初北巡南巡时天子也是言出必行的。政策虽然只是试行,但无疑表明了天子的态度。就像清丈土地先在南直隶松江府试行,紧接着是京师进而是全国一样,这个政策恐怕很快也会在大明推行开。“退朝。”皇帝陛下威严的声音一响起,便给这件事情盖棺定论了。............大朝会结束后谢慎并没有返回内阁而是去到了翰林院找唐寅。重返故地,谢慎颇为感慨。十几年前谢慎便是从这里开始了仕途,从此扶摇直上平步青云。现在唐寅也要沿着他的老路继续前行,只不过谢慎有对他新的安排罢了。见当朝次辅,谨身殿大学士亲临翰林院,小吏自然恭敬道:“不知次辅前来翰林院有何要事?”谢慎不怒自威道:“本官是来找唐修撰的,他可在翰林院中?”“唐修撰正在编史,次辅请随小的来。”谢慎随着小吏来到公署,阔步迈了进去。见唐寅正聚精会神的翻看着史书,谢慎屏退公署中的其余人等垫着步子走到他身后猛的一拍唐寅的肩膀,吓得唐修撰差点昏死过去。“四明,你这是做什么。真是吓死我了。”唐寅惊魂甫定,拍了拍胸口才是缓过气来。“这些时日都不见你来翰林院,我还以为你把我给忘了呢。”谢慎白了他一眼道:“你个没良心的。便是谁忘了你,我也不会忘了你。唐寅挠了挠头,嘿嘿笑道:“这个我信。”“不过四明来翰林院怕是有要事吧?”唐寅狡黠笑道。“真是什么都瞒不过伯虎。”谢慎双手一摊道:“我来翰林院是想亲口问你一句,想不想换个环境?”唐寅一愣道:“什么意思?我要升官了?”谢慎耸了耸肩道:“倒也不能算升官,只不过若是干的好了能够简在帝心罢了。”谢慎说的云淡风轻,唐寅却是听的口水直流。乖乖,那可是简在帝心啊。能够做到简在帝心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