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后,孙无忌以谋反的罪名把他送上了刑场,这个历史上被唐太宗称为“英果类我”的王子,最后以一曲悲歌作为自己生命的终曲
很多人都在可惜,为什么?历史上那么优秀的李恪:既“善骑射”,又有“武才”,却得不到本该配得上他这样一个身份的地位呢?是的,历史上的那个李恪是善良的,他的善良迫使他放弃他的梦想,放弃他的野心,放弃皇位,甚至放弃生命
只是现在的李恪已经不是历史上那个李恪了,现在的他已经知道了自己的未来
“生在帝王之家,这就是命,是没的选择的”李恪沉吟道
确实,生在帝王之家,能够做到善终的王子没有几个所以,李恪明白,他要好好的活着,有些人就不会放过他
现在,自己不该再像历史上那个李恪一样,做一个温顺的王子而是,要有自己的想法,要为自己能够活着而努力了
苦笑了一下,又摇了摇头,“人活着终究是要做些事情的啊,那就让大唐从我李恪开始”想通这点的李恪觉得自己心里豁然开朗,以前一直压抑在他心中的苦闷也烟消云散了
这时,忽听到身后有人轻声喊道:“殿下,殿下,淑妃娘娘来看你来了”
李恪知道这是自己母妃的贴身宫女兰儿,在自己重病失忆的这段时间里就是她奉了杨妃的命令,负责自己的生活起居的他转身问道:“母妃在哪?”
兰儿看着眼前的李恪,稍微恍惚了一下后便已镇定她发现昨天还是眉头紧锁,唉声叹气的殿下,今天又回来了,他依然还是以前那个自信满满,英气逼人的高傲皇子
而她为李恪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恢复以前的状态而感到高兴她是一个孤儿,被好人家收留养大之后送进了当事的秦王府侍奉杨妃,在杨妃身边一待就是四年,杨妃对她们这些宫女都很好不但不打不骂,而且平时有都会赏赐下金银首饰帮她们解决宫外家人拮据的生活这对于一个下人来说是多么不敢奢望的事情所以,兰儿心里只有一个主子,那就杨妃,也只有一个殿下,那就是李恪所以,发现李恪回到以前的状态,她也打心眼里高兴,反倒忘记李恪问她的话
李恪见兰儿发愣,便知道她是因为看到今天的自己和往日不一样也不怪她无礼,径自往前院走去
兰儿在李恪从她身边走过的时候随即醒过神来,见李恪没有怪罪她的意思,急忙跟在他身后
来到前厅,李恪便一步上前行礼道:“儿臣给母妃请安”
杨妃没等儿子跪下,起身将他扶起,说道:“恪儿,你身体还很虚弱不用行此大礼”
看到李恪恢复了昔日的采时继续道:“今天身体好点了吗?看到你现在的精神不错,母妃心里高兴”
李恪拉着杨妃的手,坐到椅子上说道:“母妃,儿臣身体已经康复,这段时间因为儿臣的事情,让母妃担心,挂念,你看母妃都清瘦了好多,是儿臣不孝”说着起身跪在了杨妃身前
杨妃见儿子如此的孝顺,双手抚摸着他的脸颊,虽然还是个十多岁的孩子,但李恪脸上已隐隐露出他外祖隋炀帝的轮廓,英气逼人
刹那间,杨妃仿佛看到了自己的父亲,正微笑着看着她,她不由一颤,止不住眼泪流下来
杨妃的表情让李恪奇怪,问道:“母妃,你怎么了?你别哭啊,儿臣以后一定会听你话,不再惹事生非,不会让母妃担心了”
杨妃醒过神来,这才意识到失态,赶紧扶起李恪爱怜的道:“你这一路吃苦了,后来又摔下马来,幸亏没出什么大碍,现在你康复了,母妃高兴”
李恪调侃道:“只要母妃高兴,儿臣多摔几次也没什么关系”
杨妃听到李恪说的不像话,马上板起脸来说道:“不许随便瞎说,母妃只是希望你们都过平平安安就放心啦”忽然严肃的说道:“不光我一个人担心,你父皇也很担心,皇后也过来看过你这两天你父皇很忙,每天都要和大臣们商议国事,只有晚上还有些空闲,你这两天去甘泉宫的御书房给他请个安,免得让他惦记”
然后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回到唐朝当皇帝 最新章节第四章 历史的反思,网址:https://www.at77.net/60/60369/4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