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二十章 汉王府(2/2)

作者:七月初三
宫难得,其中册立太子其中另有隐情?但终究没有问,只是淡淡的道:“贤侄稍等,本王这就着人为你办理”然后对身后差役吩咐了几句,差役点头表示明白,躬身退了出去

李恪见李孝恭立即差专人去办理,忙感谢道:“多谢王叔”

李孝恭轻声一笑道:“贤侄何须如此客气,管理宗室之事是本王的职责所在”说着,李孝恭在李恪旁边坐下,接着道:“贤侄被封汉王,王叔先在这里恭喜你了”

李恪赶紧道谢,他本就跟李孝恭不甚熟悉,再加上失忆事件,和李孝恭闲聊时是可以的很小心,所谈也涉及不深少顷,那个差役和一个身着六品朝服的官员走了进来,手里拿着一堆东西,有公和印绶等物那六品小官给李孝恭和李恪行过礼后,将东西交给李孝恭

李孝恭接过递到了李恪手中,脸含深意的笑道:“贤侄,一切手续都已办妥,汉王府就在平康坊,陛下如此安排,你肯定会满意”随即,又有点不好意思的说道:“只是圣旨昨天刚下,今天王府还没有收拾妥当,你需等几日方能入住”

李恪知道自己有点心急才会如此,于是不介意道:“有劳王叔了,既然手续还未办妥,恪在宫中多待几天,陪陪父皇和母妃也好,恪有事先行告辞,等有时间再来看望王叔”

李孝恭知道李恪急着要去看王府,就没有挽留他,将他送出了宗正寺

李恪出了宗正寺,刚才来不及不想的疑问不请自来的浮上心头,李孝恭怎么会是宗正寺卿呢?历史上记载,在贞观初年,他历任礼部尚书之职,这次册立太子的朝会没有看到他,李恪还以为他领兵在外呢,没想到他就在安,还是宗正寺主官这让他对历史和现实是否相符而感到头疼,也让他陷入了两难的地步,究竟该不该相信历史?不知道该是按照历史按部就班的进行呢?还是,看准时机伺机而动

当车架停在平康坊之后,李恪心跳不免加快,下车架时有些迫不及待,但当他看到汉王府的门匾时,赫然给吓了一跳这哪是什么汉王府啊,这不是秦王府吗,是李世民还是秦王时的王府他脸色一暗,对身边的差役怒道:“尔等小吏安敢戏弄本王,这明明是秦王府,怎么就被你说成汉王府呢?你胆子也太大了,有几个脑袋让本王砍?”

不怪李恪因为差役把他带到秦王府就要砍他的头,实在是人言可谓,他本来就是从秦王府出来的,若在以前,过来看看也无大碍然而这个时期他来这里难免会被人说闲话,会被御史弹劾他刚封亲王,就把秦王府当成自己的汉王府,一旦传出去可就不是流言这么简单了差役被李恪的话明显吓住了,忙跪下道:“殿下息怒,小的没有带错路,这确实是汉王府只是皇上昨天刚下的圣旨,今天还未及收拾,换匾额,殿下就来办理王府手续,故而才会如此”

李恪听完差役的话,略微松了口气,难怪李孝恭在说自己汉王府在平康坊是脸上含有深意,原来如此啊不过,另一个疑惑随之而起,李世民为什么把自己以前的王府赐给他做汉王府呢?安城作为前朝的都城,李世民再穷,一两座王府还是能拿得出手的,没必要把自己王府送出去,这里面肯定有深意李恪现在也只能想到这些,也许,只有知道李世民赐给李泰的王府是哪座时,他刚才的问题才会得到解决既然,王府是李世民赐给自己的,李恪也不便多想

因为王府还没有收拾好,府门紧闭,李恪在府门口看了一眼,就离开了平康坊再说,即使王府门没有关闭,他也不敢到里面去看虽然,以前他可以自由的出入,但现在绝对不行李恪让差役自行离去之后,看看还不到晌午,没有急着回宫,而是和小宝子朝西市而去王爵是封了,王府也有了,现在缺的就是人了他想在西市看看,看是否能遇到一些大隐隐于市的王佐之才
本章已完成!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