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348章 不过又是一个李密(2/3)

作者:
文远大才啊,没想到他文能著书修史,武能统兵打仗,既能孤身入城策反敌军大将,又能镇守一方,端的厉害。真是出将入相之辅国大才,可叹殿下却抱着成见,居然将如此人才拒之于外。我敢说,秦王府那边还不知道多高兴呢!”“谁说不是呢,我以前还从没有发现,太子居然还有如此的一面,真是令人唏嘘啊。我等身为东宫之臣,真是不幸!”魏征失望之余,毫不客气的说道。有时他真感叹自己,每次都遇不到一个明主。初随元宝藏,元宝藏并没有什么才能。后随李密,李密倒是天下闻名,但却依然对他的建议不予理会,是个刚愎自用之辈。再后来又落入窦建德之手,窦建德倒是对他很礼遇,可很快他发现,那所谓礼遇不过是客气罢了。窦建德只是重其名,却根本不重他的建言。再回到长安,被李建成请入东宫,礼遇有加。魏征也是非常用心,正所谓太子以国士待他,他必以国士报之。可渐渐的,魏征发现太子跟李密、窦建德并没有什么区别,一些小事上还好,能听些建言。可真遇到许多大事,太子不是优柔寡断,就是刚愎自用,简直是没有办法。就如张文远这件事情,他不知道跟太子费了多少口舌。他不止一次的告诉太子,张文远是不是秦王的人都不重要,关键是太子如何做,天下那么多人看着呢。哪怕你就是千金市骨,你也得表现出太子应有的大度宽容来。可太子呢,整天想的居然是如何把张三弄的身败名裂,弄的张三进大理寺监牢。这难道应当是一个储君的肚里吗?一个储君难道应当如此吗?一个张三你都容不下,你还如何容纳这个天下?玄武门北,秦王府。“文远好样的,不等不靠,居然在洮州立足而且还已经这么顺利了。发展的很好,开边市,收关税,给府兵、移民多授田,吸引移民前往。真的很了不起!”李世民惊叹连连。关于张超在洮州的种种举措,陆续传回到京城,总结起来后,李世民的脑满里已经有了一副洮州战后恢复生产,一片热闹的美丽景象了。“确实,张三一介文士,居然也有那般铁血一面。三千人的番部,说灭就灭,厉害!”“可别小看张三,你可别忘记,他在沿河城歼灭三千羌骑后,对那些俘虏做的事情,每人砍掉两根大拇指,这可不是一般人能做的出来的。张三,天生就是个铁血手腕之人。”李世民现在对张超越来越刮目相看了。张三总是能展现出各种各样神奇的本领,强的出人意料,让人惊叹。他能著书,能编三字经、张氏家规,能写出上下三千年,写出资治通鉴,还能编出武德字典,主持的印书坊,更是大大的改变了传统的读书方式,让书籍更快更方便的传播,让更多人能看的起书。他还会医术,还会打仗。现在张三临危受命,独挡一面,镇守一方。结果他做的也非常的好,秩序恢复了,生产恢复了,人口十倍的增加,连税收都迅速的增加,他还凭一已之力,就养活了近万的士兵。简直不敢想象。妖孽啊!许多暗中观注着张超的人,都在暗暗惊叹于他是个妖孽。他们却不知道,这个妖孽也遇到了麻烦,也有棘手的时候。越来越多的情报汇集起来,事情渐渐开朗,情况还算较好。是冶利上三部之一的黑冶利部想要打劫江心市,冶利其它六个部落以及野利部并没有与之合谋。黑冶利部的行动并不是很保密,张超早安排了不少羌氐带路党做斥候,一直暗中观察着他的邻居们。黑冶利人召集战士,准备物资,都没有刻意的保密。也许他们以为唐人不敢离开边境,不会知道他们的动作。却不知道,他们的一举一动,都被唐人在密切的注视着,然后点点滴滴的报到后方。洮州临潭,张超已经建立了一个作战行辕,还建立了一个专门的参谋处。情报科将源源不断传回的情报汇总,分析,然后总结交给参谋处。参谋处将按这些情报知识,然后拟定一个个作战计划。虽然说这种方式,在一些将领们看来有点纸上谈兵的意思。但张超需要的就是纸上谈兵,纸上谈兵,可以预先推演,把行不通的作战计划否决掉,找出最优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