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456章 兵围辽源邑(1/2)

作者:龙竹
&l;ddlass=&qu; -f3&qu;&g;????第469节??第四百五十六章 兵围辽源邑

燕军在昌邑城整修一日之后,燕王身份的辰凌派人在当地张贴皇榜,寻求当地名士、策士,或能治理城邑民政、财务之人,当日就有一些策士进将帅府面见燕王,毛遂自荐。

辰凌选取一些当地的贤者、士子,破格提拔为官,有助于维护当地的稳定,开展各方面工作,征役、充远、战事、怃恤、粮秣、调兵,涉及多个官署部门,主事官不在,政令不行,会延误了许多大事。

如此确定了官吏人选,县令、县尉由朝廷委派,其余县丞、县司空、县司马、帐薄、小吏等,都从当地选拔,吸取地气,政令很快分布下去,一些乡绅、士子等纷纷出来,恢复生产,稳定局面。

不像叛军占据时,只管强行拉民入伍,征收赋税徭役,甚至抢夺乡绅大户、平民百姓的余粮等,使得城邑治安动乱,政令荒废,怨声载道。

辰凌这么做,完全从大局着想,安抚民心,因为他现在是正统君王,不能与太子率领的叛军那样,只在乎夺权成败,不在乎恶劣行径。

因为燕国眼下是他燕王的天下,太子平要夺权,就得破坏,越乱越好,燕国越乱,黎民百姓流离失所,对太子平越有利;而受苦百姓虽然会憎恨太子平,但更憎恨他燕王的无能,因为燕王才是守护者,让百姓苦,就是他的错。

另外一点,值得注意,在守卒中,有一些士兵是由城内百姓中壮丁被强迫抓入伍的,在攻城一战中,死伤不少,这样以柔化手段为主,能减少那些死难者家属的仇恨,再晓之以理,甚至能把民众怨恨全部转移到太子平身上,更加丑化叛军形象。

一日工夫,整个两座城邑很快恢复了安宁和稳定,如果不久后朝廷再派来新县令,推行变法,也能顺利一些。

翌日,大军继续朝着辽源进发,整合一起,算上禁卫军两万,一共六万人马,从昌邑城出发,继续北上剿叛。

大军分三路,相隔两里有余,铺天盖地,真如泰山压卵一般,浩浩荡荡,一路向北压向辽源邑,旗幡招展,鼓号齐鸣,杀气喧天。

荆燕作为先锋,率军两万步马卒;秦开率领的两万中军,有骑兵五千,绝对的精骑部队,在草原一战,曾大破匈奴呼衍、须卜几个部落,其余步卒一万五,也都是虎贲之士。

燕王坐镇后方,两万禁卫军,五千大内侍卫护驾,辰凌为避开滕虎等人的目光,把从魏国带来的三百骑,派去了先锋营,听从荆燕调遣,他谎称燕王召见他随王驾而行,这才脱身出来,御驾亲上战场。

辰凌一身黄金甲,尊贵无比,君王甲胄的象征,马横长枪,腰间还配着一柄利剑,五千穿戴着轻便胸甲的大内侍卫,两翼分张成雁翎阵形,护卫在燕王两翼随他推进,甲胄鲜明,十分威武雄壮。

全副戎装的禁卫军,在一面面迎风猎猎的旗帜下,腰佩短刀、斜挂硬弓,左手持绘着上古猛兽的牛皮骑盾,右手一杆血红长缨的漆枪竖指天空,精钢打造的三棱枪刃上,血槽宛然在目,闪着狰狞的幽光,一支王牌军队。

因为辰凌采取了宋太祖的一种做法,就是选拔各军中的一些精锐士卒,整合在禁卫军中,使得护卫王城的军队,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给人一种王牌军的感觉,使得驻守边关的武将们,不敢生出臣强君弱、任何越簪不服之心。

前锋抵达了辽源城外五里处,安营扎寨,荆燕派出一万士卒布阵前营,以防城内的叛军趁着他们脚跟未稳,出城偷袭,另派一批探马斥候,赶往前方,绕城勘测地形,对于城外的丛林、山岗、湖泊、河流、山岭都不放过,量测外毕,回来向先锋大将荆燕汇报,好在地图上标清。

这些事刚布置下去,中军就抵达了,五通鼓后,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