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章 使者(2/3)

作者:
好的计划。广陵在唐末遭受战乱,经过杨吴武皇帝的苦心经营,广陵逐渐恢复昔日繁华,如今人口加上驻军,约有三十七万人,与金陵四十万人几乎持平,是南唐第二大城市。杨琏游览,只是怀念,在这里曾经发生的点点滴滴,仿佛又在脑海中活了过来,广陵城中,那曾经的皇城,依旧巍巍如山,只是朱颜已改,不再姓杨,而是姓李。刘信哪里知道杨琏的心思?与他在城中转着,到了东关街,沿着陈旧的老街前进,到了城门,滚滚的运河水在流淌着,在运河边上,大运河几个字苍劲有力。刘信见杨琏站在运河边上,凝目远视,心中更是诧异,他并不明白,杨琏只是瞧见千余年前的大运河,心中有些感慨罢了。凝视了大运河良久,杨琏返身,风萧萧兮,但愿这一去,不是运河寒,壮士一去兮,带着荣耀返回。杨琏回到县衙,吃了饭,早早睡觉,倒是刘信翻来覆去,有些睡不着,一方面为日后如何南下而考虑,另一方面又对杨琏充满了好奇。第二日起来的时候,刘信黑着眼睛,一副休息不好的样子。杨琏倒是精神奕奕,昨日运河边怀古,只是一时有所感慨,但成功不能靠幻想,他需要一步一步地前进,脚踏实地地壮大自己的势力,而去汉国,看似没有任何意义,但对于大唐,或者说对于杨琏来说,意义重大。吃过早饭之后,运河扬帆北上,经由高邮,三日后到了楚州。楚州是大唐与汉国的交界处,大唐在淮河上修建了无数防御设施,防止中原朝廷南下,楚州城池坚固,可谓固若金汤。早在抵达楚州之前,杨琏就派人赶往楚州通知楚、海两州的刺史刘彦贞。刘彦贞已经带着楚州的大小文武官员在运河边上等待,当看见杨琏一行人的船只缓缓而来,刘彦贞眯起了眼睛,仔细打量着船只上挂着的那杆旗帜。上面一个“杨”字高高飘扬,显得无比嚣张。刘彦贞身边有一名小将,是他的侄子,名叫刘正,年仅二十,刘彦贞很喜欢他,将他带在身边,打算好好磨练他。刘彦贞手掌海、楚两州军政,权利极大,不过此人打仗勇猛,又时常贿赂冯延巳、魏岑等人,因此得以重用。李瓃也是个糊涂皇帝,哪里知道刘彦贞的德行?冯延巳、魏岑等人被贬、流放,李瓃并未处罚刘彦贞。刘正有些犹豫,低声道:“叔父,这杨琏原来,真的是奉命出使汉国吗?”刘彦贞摇摇头,他也不知道。不过,他知道,自己做的那些事情,决不能让杨琏知道。假使真的知道了,天下没有不谈的官,刘彦贞决定贿赂杨琏。如果杨琏油盐不进,那么刘彦贞只有一条路可走,那就是杀!不过这话刘彦贞不能说出来,他只是微微一笑,心中已经打定了注意。船只越来越近,到了船坞边,使船抛锚,舢板放下,数名全副武装的士兵走了下来,这些南唐的士兵铠甲鲜亮,看起来威风凛凛,不过刘彦贞嗤之以鼻,这样的军队,打起仗来未必有什么用。刘彦贞虽然贪墨,个性残暴,但打仗的确有一手,这一点他看得很准。事实上这些南唐士兵,不堪一战,而杨琏也是故意挑选了这批银样閖枪头的士兵,以达到迷惑的作用。杨琏迈步走了出去,目光在刘彦贞身上凝视,刘彦贞亲自来迎接,给足了杨琏面子,但同时也证明,这是一个善于迎合之人,杨琏心中暗暗有了提防之心。不过,杨琏依旧笑着走了下去。这样的一方大吏,杨琏暂时还惹不起。“刘刺史,别来无恙?想当年刘刺史征战沙场,立下赫赫战功,当真是让人敬仰万分。”杨琏哈哈一笑,脸上有多喜悦就有多喜悦。刘彦贞先是一愣,很快就反应过来,杨琏这是在主动示好。既然杨琏如此,刘彦贞也就不能落后,也笑道:“刘某早在楚州,就听说杨将军大名,如今一见,果然是盛名之下无虚士,杨将军的功劳,刘某真是敬仰的紧。”刘彦贞说着,大步上前,伸出一双有着老茧的大手,与杨琏紧紧地握在一起。两人脸上的笑容十分和谐,但在一旁的刘信,却感到了两人热情的外表下,十分虚伪。这让刘信对杨琏有了几分提防,到了开封,他究竟能不能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