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八十四章 讨价还价(2/3)

作者:
。”李璟叹息了一声,道:“这个消息,也是刚刚传来。朕召见你,是想要你尽快动身,赶往海楚两州,赈济灾民,处理灾情。”杨琏拱拱手,道:“陛下,海楚两州的灾情是大事,微臣会尽快赶往海楚两州。只是相应的粮食还要户部费心。”“这一你放心,朕已经让孙宰相协助处理,这两日,先筹集五十万石的粮食,与你一同北上。”“多谢陛下,微臣一定完成任务。“杨琏道。“有什么需要,你可去找户部,总之海楚两州的灾情,一定要控制下来。”李璟叮嘱。“微臣明白。”杨琏道。李璟想了想,道:“这一次海楚两州的灾情,虽然有黄河的原因,但朕想,刘彦贞身为海楚两州刺史,发生这么大的事情,他也逃脱不了关系。杨爱卿,你北上,除了要处理灾情之外,朕特别给你一道手谕,将那刘彦贞捉回来问罪。”李景遂有些吃惊地看了李璟一眼,道:“皇兄,刘彦贞在海楚两州经营多年,杨琏单身入海楚,恐怕力有未逮。”李璟笑了笑,道:“不妨,朕想以杨爱卿的本事,捉一个刘彦贞自然不是难事。这样吧,这一次北上,自然会有禁卫军士兵随同而行,事情办妥之后,朕特别允许你留下两百人。”“多谢陛下。”杨琏道。李璟满意地头,杨琏有胆识,倒也不妄自他想要栽培他的心思,又问道:“杨琏,你还有什么请求,可一并来。”杨琏想了想,道:“陛下,海楚两州经历这一场劫难,粮食产量必然受到极大的影响,秋收肯定会歉收,而海楚两州的百姓必然是嗷嗷待哺。若是要金陵这边拨出钱粮,需要向户部申请,往来必然是空耗时日,恐怕会耽搁了大事。微臣想要想陛下讨一个好处。”“什么好处?你不放。”李璟道。“陛下,两淮有盐场,这是大唐赋税重要来源,海楚两州位于两淮盐场北段,虽然产盐不是大头,但总算有些收成。微臣想要想陛下讨海楚两州治下的盐场。”杨琏道,心中有些忐忑,他这一去海楚两州,寄希望便是盐场,希望从中牟利,赚取军费。李璟想了想,皱眉道:“这事情一向是由户部的盐榷管辖,倒是与泥没有关系。”李景遂笑道:“皇兄,正是因为没有关系,才需要向皇兄特批。”李璟也不是笨蛋,食盐的收入一向很高,都是官营,他自然不会将食盐的经营权拱手相让,但杨琏的是实情,海楚两州就算将灾情稳定下来,也是百废待兴,需要的东西很多,更主要的是,为了稳定海楚两州,需要从金陵这边拨出大量的粮食,李璟有些舍不得。杨琏见李璟犹豫,忙道:“陛下,若是将海楚两州的食盐由微臣来管控,微臣除了每年向陛下私下提供两百担的食盐。”李璟一听,这个使得!两百担的食盐是何等的一笔财富,他顿时心动了,但两淮的盐场虽然食盐丰富,但由于受到工艺的影响,食盐产量也忽高忽低。主要原因是两淮主要是煮盐的方式,因此产量并不高。杨琏他能提供两百担,这让李璟有些吃惊。“两百担的食盐,你能做到吗?”李璟出了心中的担心。杨琏头,道:“陛下放心,微臣愿意立下军令状。”这么一,李璟顿时放了心,笑道:“好,既然如此,朕就做主,临时划出一个赈灾区,将海楚两州的盐场给你使用三年。”杨琏抿抿嘴,心想这李璟倒是挺狡猾,只给自己三年的使用权。时间虽然短,但杨琏觉得足够了。若是三年之内,杨琏不能有所成就,恐怕那时候郭威已经建立周朝,杨琏面对的压力也就更大了。“陛下,君无戏言。”杨琏笑道,先用一个激将法。“当然,君无戏言。”李璟回答。杨琏笑了笑,道:“此事事关重大,为了避免日后有人非议,微臣想向陛下讨一个圣旨。”“好,好!”李璟见有利可图,便笑着答应,当即让高泽磨了墨,亲笔写了圣旨,又盖上了玉玺。杨琏拿着圣旨,仔细看了看,这才郑重地收入怀中,又道:“微臣多谢陛下。”“好了,你也不必谢朕,只要你办好了事情,朕自然有重赏。”李璟道。“微臣告退。”杨琏讨了圣旨,道。李景遂也道:“臣弟告退。”李璟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