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六十六章 暴风雨前夕(2/3)

作者:
出来,跟在六皇子身边的宫女流珠,还有那个高大的身影,她一时有些心乱如麻。这时,小女孩大哭了起来,周娥皇哄着她,还是哭个不停。周娥皇只得抱着女孩子,告罪走了。怀柔公主看着这两姐妹离去,不由叹息了一声,她也有些弄不明白伯父究竟是什么意思了。怀柔公主想着的时候,齐王李景遂在门口下轿,见周娥皇匆匆离去,与她说了几句话,这才进入府中。齐王也显得有些忧虑,街头小巷流传的歌谣他已经知道,他甚至还与杨琏商量过,两人都认为这首歌谣必然有人在背后推波助澜,只是在没有证据之前,谁也不敢肯定。皇兄决定在后日朝会,商议大事,虽然没有明说,但齐王知道,商议的事情,十之**便是此事,歌谣的矛头直指杨琏,要如何应对?他已经派人暗中通知杨琏,要他做些准备,不至于后日朝会上被动。杨府,杨琏手中捏着一份密报,正在思考着。密报是林仁肇所写,在密报里,林仁肇告诉他,过年之后,淮北情况非常不稳定,由于是与汉国交界的群山之中,盗匪蠢蠢欲动,似乎有南下的趋势。杨琏估摸着,淮北群盗的粮食已经消耗的差不多了,如今天气回暖,便又有四处抢劫粮食的企图。杨琏写了一封书信,让林仁肇提高警惕,在边境上广布斥候,堡垒也要时常巡查,就算淮北群盗真的南下,也不至于半点消息得不到。林仁肇有大将之才,杨琏相信,林仁肇必然能守住海楚两州,不过,他也不想要尽快赶回去,毕竟对于杨琏来说,海楚两州是他未来的地盘,绝对不能出事,而且,他已经带回来大批的船匠,目的就是要在海州打造一支水师。杨琏想了想,叫来了陈铁,让他带着船匠提前北上,至于杨琏,就留在金陵。陈铁起初不愿意,说要保护杨琏安全,杨琏告诉他,在金陵没有人敢轻易动武,陈铁这才放了心,准备暗中带着船匠北上。杨琏千叮万嘱,这些船匠一定要优待,安全也要保障,海州能不能打造出一支优良水师,就看这些船匠的了。解决了此事,杨琏才开始用心想朝廷上的事情,齐王已经把消息传给了他,而在天子身边的高泽,也暗中把周宗的话告诉了他,杨琏有些疑惑,他与周宗并没有仇怨,反而当初在玄武湖附近,杨琏还救过周宗,杀掉一条蛇,可是周宗为何如此?周宗在天子知道歌谣不久,就进宫禀告,这绝对不是凑巧,而是有意所为,难道周宗也是燕王一党的人?他们已经勾结在一起,共同对付齐王,又或者说是对付自己?天色渐渐黑了,黄昏时分,曾忆龄回到杨府,她带来了几个消息,一是随着歌谣的传唱,民间变得恐慌起来,大唐相对于北方来说,承平多年,好不容易过上稳定的生活,谁也不想重新陷入战乱中,继续颠沛流离。据说,这两日金陵的米粮已经开始涨价,不少百姓排着队购买粮食,依然是供不应求。其次,是朝野有大量的声音传来,有人意图要颠覆大唐朝廷,虽然没有明说是什么人,但联系到最近发生的事情,不言而喻。曾忆龄目前已经暗中调配人手,加紧查询金陵周边情况,不管有什么异动,都会立刻传回来。杨琏心中稍安,曾忆龄帐下有一群三教九流的人,打听消息比较方便。目前比较重要的事情还有一件,就是找到散播消息的人,可是经过这段时间的调查,还没有找到此人的下落。如果找到这个人,就能挖出他身后的主使者,有了证据,杨琏就能从容面对,甚至可以反戈一击,可是缺乏证据,无论他的推测多么合理,都无济于事。偏偏这事情急不得,只能是走一步看一步。**过去,次日陈铁已经准备妥当,临行之前,来见杨琏,杨琏千叮万嘱,又把一封信交给他,让他带给林仁肇,海楚两州的事情,暂时就委托给他,至于金陵,无论发生什么事情,都不得轻举妄动。陈铁点头,表示一定完成任务,这才告辞而去。那些船匠本来就安置在金陵城外杨琏的庄园里,陈铁出了城,带了百余名家丁,领着船匠,北上而去。杨琏依旧禁足,在杨府内看看书,钓钓鱼,一日的光景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