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百零七章 总揽SD(2/3)

作者:
报李,杨琏立刻做出了许诺。李璟眼前一亮,两千担食盐,他的呼吸有些急促起来,道:“当真?”“当真!”杨琏说道。李璟抿着嘴仔细想了想,做出了决定。杨琏总管山.东一半的州县,恢复经济的同时,积极练兵,为将来图谋中原做准备。杨琏趁机提出扩军的计划。他原本有五千精锐新兵,任城一战,被打了个七七八八,虽说林仁肇同样在征兵,但数量不多,最多只能自保。想要攻入中原,这点兵力根本不足。李璟也有私心,李金全、皇甫晖北上,其中禁军有一万人,徐州一战,基本都被打光了,后来刘仁瞻、刘彦贞带走两万多人,周邺、柴克宏支援常州,又损失了一万多人,禁军实力已经大不如前。禁军需要补充,李璟采取的是各州县抽调精锐,杨琏提出练兵,他立刻答应了,还允许杨琏征兵三万,其中一万,练兵若成,就南下守卫金陵。杨琏答应了,这对于他来说,是极大的机会。杨琏在金陵又停留了大半个月,把盟约一事彻底解决,天子赐了一座府邸给郭荣,还赏赐了三十多名侍女,对郭荣也算特别好。天子让杨琏守卫山.东,对于杨琏来说,人手是最为紧要的,他一方面向符彦卿请教,毕竟符彦卿在徐州多年,认识不少人,杨琏决定从徐州的乡绅中,选择一批有见地、有学识,而且人品不错的人从政。另一方面,杨琏修书一封,给章文益、章文莹兄弟,让两人推荐一批愿意北上,品格良好的族中子弟,进入山.东任职。杨琏处理好了事情,大周那边,也有了消息,郭威咬牙同意了这个决定,并让杨琏收取徐州。天子大喜,立刻下令,让杨琏北上。杨琏想了想,带着符金盏、张绮栎离开了金陵,至于曾忆龄则依旧留在金陵,她还有很重要的事情要做。离开金陵之前,周邺、柴克宏也率领大军回来,两人都立下了功劳,得到了赏赐。周邺重新获得天子的信任,掌管禁军,柴克宏被抽调北,协助刘仁瞻守卫宿州。暗地里,燕王一党欢欣鼓舞,周邺正式向燕王表示效忠之意,并愿意为燕王夺嫡效力。但是作为三军主帅的李景达除了得到一些金银之外,李璟却没有其他表示。杨琏一路北上,他已经想清楚了,为了守卫山东,他决定把节度使府衙建在郓州,郓州靠近黄河,南方又有汶水和梁山泊,便于防守。杨琏思考了许久,郁洲是重要的产盐基地,一定要让心腹守卫,杨琏想来想去,最终选定了朱琦,千叮万嘱,郁洲绝对不能出事。在楚州停留了一些时日,章氏族人赶来,共有二十多人,文武各占一半,都是章氏一门的庶出,继承家中祖业无望,只能靠自己打拼。这些人都知道杨琏,大抵是章文益兄弟俩说的,听说杨琏奉天子之命,镇守山.东,都抱着建功立业的心思来了。杨琏自然是欢迎,先带着这批人赶往郓州。杨琏尚未抵达郓州,就接到了消息,随着天气变热,契丹人有些不适应,正在缓缓退却,郭威自然不肯放弃,率兵追击,他对契丹人恨透了,若非契丹人南下,他就能攻破任城,消灭杨琏,抓住刘承祐,彻底解决这个后患。可是契丹人的南下打破了他的计划,他怎能不愤怒呢?郭威一路追杀,斩首数百,契丹人有如惊弓之鸟,纷纷后撤,仓皇逃回契丹,这时,已经是盛夏的事情了。杨琏抵达任城,与林仁肇商议了一番,林仁肇也同意杨琏的做法,经过一番准备之后,杨琏留下陈铁守卫任城,他赶往郓州。为了在登州造盐,杨琏又不得不把林仁肇派往登州,而且登州有极为优良的港口,可以兴建水师。随着陈铁、林仁肇的离开,摆在杨琏面前的,是心腹太少,可用之人捉襟见肘,虽说章氏有二十多人赶来投奔,但人数远远不够,而且杨琏还不清楚这些人的才能,不敢轻易委任。卢多逊倒是有一个建议,隋朝时期,就有科举,大唐也曾几度科考,有不少人落榜,卢多逊建议,招揽落榜的士子,总会有人愿意来的。杨琏觉得这个意见不错,立刻让人贴出告示,只要是德才兼备之人,通过考核,均可录用,录用之人,除了给予俸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