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十四章 暴风雨的预兆(2/3)

作者:
将士,并不让周军士兵进入江陵,使得蠢蠢欲动的郭威最终选择了放弃。高保融在蜀军退却之后,立刻暗中派人去了蜀国成都,献上了一份厚礼,表示称臣之意,孟昶战败,一时无力进攻,见高保融又派人来称臣,这事情也就揭过了。不过,他十分纳闷的是,大周天子的次子怎么会被杀死?联想到大唐兵马背信弃义的离去,孟昶觉得很有可能是唐人捣的鬼,为此,他派出了费云山,赶赴金陵,要讨一个说法。在杨琏接到梁军罢战后两日,费云山就赶来了,一进入杨府,费云山就黑着一张脸,责问杨琏为何背信弃义,离开了江陵。这件事情杨琏早就想好了,只是他没有想到费云山来的如此之快,对此他解释了一番,大唐内部十分不稳,就在他出兵的时候,有人想要暗害杨琏的家人,所以迫于无奈之下,杨琏只得匆匆离开了。群龙无首,这仗还怎么打?所以唐军就都撤退了。杨琏好言安抚了一番,费云山心中不满,可最多也只能发发火而已,他还能怎么做?平息下来之后,费云山提出了要求,他要报仇,所以希望大唐能够尽快出兵周国。费云山还带来了一个消息,周国粮食不足,这一次江陵之战,最后周国粮食不济,已经很难支撑下去,可惜蜀国将领带兵能力不强,士兵的战斗力也相对较弱,最终失败了。杨琏详细询问了一番,不由苦笑了一声,在蜀军粮食充足而周军粮食不足的情况下,最好的办法便是固守大营,等待周军粮食耗尽,同时,派出精锐骑兵埋伏,查看周军粮道,若有粮食运来,便可截杀。但蜀军江陵没有如此,而是主动出击,与周军决战。最终一战失败,蜀军士兵匆匆逃走,就连占据的南平国土地也放弃了,此外还留下了至少十万石的粮食给了敌军。杨琏沉吟了一番,蜀国的战斗力太弱,这是蜀地的情况决定的,最好的办法,就是大唐在东线牵制周国,蜀军兵出大散关,夹击大周。可是目前不是好时机,因为大唐太缺乏粮食了。费云山也十分无奈,蜀国虽说是天府之国,粮食囤积了很多,但这几年卖给了大唐不少粮食,又连续打了两次持续大半年的仗,粮食的损耗同样巨大,他没有余力在支援大唐粮食。杨琏认为大唐虽然不能出兵,但费云山既然来了,可以在金陵带一些时日,也好让杨琏做地主之谊。费云山毫不客气地答应了,杨琏坑了他,让他被天子责骂,若非花蕊夫人求情,费云山这颗人头恐怕就不保了。本着吃垮杨琏的心态,费云山狠狠地在吃着金陵的各种小吃,短短十余日就胖了一圈。在金陵呆了十几日,费云山最终选择了离开,他还要回成都复命。杨琏送走了他,并一再表示,若有机会,就去成都。费云山大笑着离开,心中的情绪却十分复杂。送走了费云山不过两日,杨琏就接到了天子的召见。时间过去了这么久,关于与契丹人结盟的事情,终将要有一个结果。天子思考了很久,他不同意大规模出兵,但却希望杨琏能够暗中帮助契丹人,比如说烧毁大周在河北的麦田,摧毁大周的粮食。这种变相的帮助也等于是在帮助大唐,周国的经济不恢复,民生困苦,军队就没有足够的甲胄、兵器等物,粮食不充足,吃的不好,身体素质也会受到极大的影响。杨琏答应了,不过他认为,他不需要回到郓州,因为这样目标太大,只需要吩咐下去,暗中筹备即可。天子作出了决定,杨琏就要实施,为此,他赶赴到了鸿胪寺,与耶律喜隐说起此事。这个结果耶律喜隐显然不能接受,这不符合契丹人的利益,准确的说,不符合他耶律喜隐的利益,所以他断然拒绝了。耶律喜隐与杨琏的谈判不欢而散,杨琏离去之后,耶律喜隐收拾了一番,去找郭荣,把事情一说,两人乔装了一番,去找燕王李弘冀商议事情。影响力不足这让李弘冀也十分无奈,而且谈判一事是由杨琏负责的,燕王李弘冀根本插不上手,对此他十分无奈。郭荣早就预料到了这个可能,可是他没有想到杨琏出了这么一个馊主意,居然想要烧毁大周的屯田,破坏大周的经济。郭荣咬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