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96章 历史真相(2/3)

作者:
,拉人头做上线,压榨他们做事,不过被王建一口否决,开玩笑,人被你拉走了,算谁的小弟啊,关键是,官兵豢养了几个**丝,去反贼堆里聚拢起反抗势力,是打算把他们想办法一锅端的,这就相当于大宋朝的官府,雇佣宋江去水泊梁山搞社团,然后让社团下山招安,可不是让宋江把这个社团真的经营起来的。当然,理由还是非常的冠冕堂皇,这些秀才到底是来应试伪朝的恩科的,由于自信满满到无敌的长老会,将太子关在皇宫里,但是却经常让太子出来见人,所以在程序合法性上,几乎是天然的正义,这和李自成的心态差不多,他可以施施然的把太子带在身边出征,原因当然是汉人政权交接的时候,只要可以衔接好,基本上不会动这个前朝的废帝。无论是传统的,“五德轮回说”还是阶级斗争理论,老百姓通过无数评书戏剧,对这些更替的事情,早已习惯了,无非是改朝换代,城头变幻大王旗,反正怎么看,这个新朝廷,似乎友善度非常好,日子也好过了,自然更加支持一些。虽然巡街的衙役凶恶一些,连随地扔垃圾都要罚款,虽然宵禁严格,虽然取消了官方的**,也就是教坊司后,许多名妓都拿着“遣散费”和身边的存银,跑去外地居住,但最起码,生活还是有保障的,不必脚踩大便和垃圾的生活,似乎,也有那么几分可爱?所以,安在旭自己也不得不承认,帝都的民心,已经被争取的差不多了。嗯,帝都的民心,从来都很容易争取的,只要你从中央财政拿出钱来,多多补贴一些,把原本不该养的人养起来,比如拿着残疾证却健步如飞的“瘸子”,吃着低保,开着宝马的“低保户”,那民心自然是称颂不已,一口一个好。这一点,中国做的最好的,自然是以天下财富,养出来一个遍地废物的汴梁城的北宋,还有就是可以随意让外国人撒野,但就是不许外地人撒野的后清帝都,那都是经典啊经典。安在旭也只能忍住出去,训斥这些通敌卖国的家伙,别以为他不知道,就是那个不断抱怨的书生,其实一直抱怨的是,这些长老们一直住在皇宫里,都不肯出来,找院子来养小娘,顺便让他有机会交流走访一下。也就是说,一旦有机会,丫绝对是会咬自己一口的。不搭理这些做着当官梦的书生,安在旭研究了一会自己的“工作进展”,自然到头就睡了。这个时代缺乏娱乐和电能,晚上去**那是真正的有钱人才做得到的,事实上,基本上更多的是白天去,而晚上早睡早起。不过,第二天,却是一阵喧闹声,将安在旭吵醒,他这么醒来,原本还后怕,以为是自己“事发”了,官兵前来捉拿自己,就此死无葬身之地,而后又不像,反而是四处都有声音,抓自己哪里需要这么大阵仗,第二个想法,却又是“帝都bigbia”,百万帝都臣民百姓,一起攻打进皇宫,将太子爷抢救出来,到时候,自己虽然没有出什么力气,却是危难时刻就“从龙”的老人儿,自然是要被任用的大人物了。这充分说明了,天朝书生们的废萌和想象力,不过,安在旭也不必花太久时间,就听到了真正的呼喊声:“卖报卖报啦,辽东遭遇袭击,长老会宣布出兵进入朝鲜平乱。”腾地一下,安在旭就从**上跳了起来,连头也不整理,匆忙套上衣服,已经布衫不整的冲了出去。街上有不少的所谓报童,当然了,帝都之前,可没有这么多报童,他们许多,都是之前,长老会做掉丐帮之后,那些被拐卖用作乞讨的孩子,虽然其中,被人为故意弄成残疾的不在少数,但大部分都是作为乞讨和未来打手,扒手而训练的,自然身体比较健康,在长老会的统治下生活后,从卫生,到教育,基本上还算顺利,当然了,从一开始的洗澡就花费了很大的力气。现在,他们大多有一部分,十岁出头,不到十五六,让他们当兵不行,学习的话,都是心玩野了,学不下去,于是,吴名就动了歪脑筋,干脆,去买报纸好了。在最初期的“原始版”光明riba,为了吸引人群,只需要五文钱就可以买到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