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010想走?难!(1/5)

作者:写蹉跎的随风
位于长春的指挥中心在接到孙营长的消息后,没用多长时间,便从卫星测绘图像中分析出洪水的来源。

其实很简单,哈尔滨上游的水库连日大雨,已经蓄水到警戒水位,如果水库相关人员还健在,只需要按照需水量分期分批的开闸泄洪即可,根本不会对下游堤岸造成任何冲击,但是,丧尸疫情袭来,水库里别说值班人员,连活人都没有,又怎么可能开闸泄洪呢?

仅仅挺了三天,水库便挺不住了,先是漫堤,接着,便是溃堤。

幸好孙营长的部队只是在机场加固营地,打算步步为营,先为后续部队清理出足够大的前进营地,而不是第一时间冲进市区清理丧尸,不然多半会被洪水困在市区里撤不出来,哈尔滨市区的道路很多都是空心的,充斥着地铁、各类地下商业街以及日伪时期修建至今,重层叠架的人防工程,都不用洪水浸泡长时间,许多道路只要路基下层被水填满,别说跑装甲车了,人踩上去都会有塌陷的危险。

到那个时候,号称北方明珠的硕大城市,不仅会变成不再适合人类活动的危险地带,恐怕还会因为江水倒灌变成水乡泽国,这场洪水,也基本宣判了哈尔滨的死刑,还在市区没有撤离的幸存者,自求多福吧。

从文明到蛮荒,也不过几天而已。

驻扎在机场的部队与避难者,却连几天的时间都没有,通过卫星遥感确定洪水范围以及未来几个小时可能的蔓延趋势,孙营长第一时间下令部队集结,运用一切可以运用的运输车辆,安排人员向南撤离,最不济,也要找到一处地势稍高的地方重新建立防线,等待洪水稍微退后抓紧南撤。

唯一让孙营长放心的是,在机场营地建立之初,便已经预定了多套应急方案与备选营地,用来应对各种状况,即便洪水这一自然灾害无法预料,新的宿营地也并不难找,只需要加上给一个地势够高的选择条件就够了,甚至都不需要孙营长自己去看地图,后方的指挥中心已经实时传送了备选营地的卫星遥感图与行进路线,孙营长只需要根据人员、设备、天气等状况作出选择便可。

也有避难者提出固守机场航站楼等几座相对位置够高的建筑,却被孙营长直接否决了,要是有条件据守,那用得着平民百姓?这场洪水来势凶猛又没有人工调节的可能,再加上洪水里将会浸泡上数百万具丧尸与尸体,夏日气温又这么高,可以预见的是未来一直到寒冬降临之前,哈尔滨周边地区都将成为生命禁区,不单单是丧尸疫情,其它瘟疫病菌也会抓紧来凑热闹。

真到了无可收拾的时候,中央调集亚核武器在不污染环境的情况直接来个彻底清理,也是有可能的,所以他们需要撤离到一处地势够高、易守难攻、可以随时离开的地方。

总归一句话。

快走!

至于撤离计划相当简单,趁着水位还不够弥漫到高速公路上,走环城高速离开,民用车辆遇到高速上那些堵塞道路的瘫痪车辆,肯定没办法清理,也只能走一般的公路前往机场避难,有了军方的装甲车开路,情况完全不同,能撞的,能推的推,实在没办法撞开的客车与重型货车,两炮轰完,平推过去,肯定不剩什么了。

军方的效率肯定要比民间高的多,哪怕有些避难平民企图抢先撤离又或者制造混乱恐慌,在军队黑洞洞的枪口下,再多的企图仅仅变成了心底的臆想和口中的埋怨罢了,毕竟昨日晚间的闹丧尸与中午的餐车爆炸让这些平民清楚的认识到,一旦踩过了‘军事管制’的界限,人民子弟兵是无惧向自绝于人民的蠢货开枪的。

因此,孙营长的决定分分钟传遍营地,在装甲车的压阵下,本着先来后走的原则,按营房分区为单位,避难平民听从指挥取回逃难的车辆,驶离机场。

王晨、胡春、李长怀这帮人都是一介老百姓,当然也要听指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