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中餐馆是你们去过之后过目不忘的?是觉得远远超过其他餐馆的?没有吧?”
说到了这里,老张顿了顿,仿佛是在整理思路和词语,“咱们国内中餐服务差呢,原因很复杂,但关键在人。中餐服务员工资比较低,很难留住人,像西餐馆那样,大学毕业生能干上3—5年的情况,实在太少了。
在西餐馆,一个好的服务员能看五六张台子,还能做到有条不紊;而我们的服务员看四张台子,就已经手忙脚乱,顾不上什么服务细节了。这就是差距啊!”
方流此时赶忙找出来了纸笔,那一点点的把老张说的内容都给记了下来。把之前的记了下来之后,方流还问道:“服务细节?”而老张呢也配合的放慢了语速的说着,
“所谓的服务细节呢,那就是比如该怎么上菜、摆餐具等,你不能把菜duang一下子地就给人家撂桌子上。甚至中低档的餐馆里面最基本的一点,服务员端菜上菜的时候。这手拿着盘子,手指头不能扣到盘子里面吧?不能碰到菜和汤吧?但是说真的,这些事儿国内太常见了!你说看到一个服务员上菜的时候把手指头都蹭到了你要吃的菜了,你还觉得高档么?还有胃口么?
而好一点的西餐馆,服务员走路要快而安静,我们服务员习惯了大喊大叫。走起路来劈啪乱响。不论是西餐还是中餐,上菜程序都非常讲究,在西餐馆,好一点的服务员见老顾客进来,能直接通知后厨,什么时候上什么,顾客吃完头盘,聊两句,主菜一准上来。
咱们中餐馆很难做到这一点,因为后厨也做不出来,顾客不催,服务员就想不起来,主菜上来了,凉菜还没到,这种事并不罕见。当然,国外食客有为服务埋单的习惯。人家服务员服务的质量好。消费者就多给几块钱当消费,而一个服务员服务的台子多了。大家给的小费那就积少成多,甚至比保底工资高的多都很正常!
而咱们这儿没人给小费,所以服务质量提高了,服务员也得不到什么好处,人家可不是当一天和尚敲一天钟么?反正不管怎么做都是这些钱,最多就是给点开瓶费什么的。别的那干多干少一个样,不就跟当年大锅饭的时候差不多了?而且这么一个行业又没有当年那种钻研的风气,甚至整个社会都浮躁了,大家还觉得服务员不体面,这服务员怎么可能钻研?”
“像这些问题。加强培训不能解决吗?”方流记录完了之后,没等方流说话呢,她就主动的问道。看起来她已经完全进入了老板的角色了啊!“难,中餐馆利润太低,一般情况下在50%左右,竞争激烈的地区只有30%,而西餐馆利润一般在70%以上,单品价值高,这就给经营提供了更多的操作空间,你看西餐馆多会儿有单间?
方流并没有简单的就相信了老张的话。倒不是说他如何的怀疑老张,而是很多时候一些成功人士说话,不能完全信。因为最关键的地方,人家不一定说。
这倒不是方流心理阴暗,比如真要有人打听他医术为什么这么好,他肯定也不会说自己有真气啊!
所以抽了个空,他带着上官婉儿一起,偷偷的去了老张他们家的那个“聚丰园”餐厅。
虽然说老张家族现在已经开了熊猫快餐,甚至在全米国开了都有1500家了,但是这么一个聚丰园餐厅,倒是一直还开着。不过不知道是不是交给了他家的什么亲戚在经营。
到了这餐厅之后,两人拿了菜谱来看。方流发现这菜谱很奇葩,里面有很多国内从来没见过的菜。
各种稀奇古怪的菜名,让方流真是开了眼界了。他自己估计,这些都是为了适应米国人的口味,以及为了适应米国这边的产物,而做出来的妥协吧?
比如说,米国这边好像就是没有藕,那么很多跟藕有关的菜肯定就没办法做了。而这边没有菜花,只有西兰花,作为代替的话,口味肯定会变不少,很多菜色只能重新研发。
甚至早年间来米国发展的那些国人,在米国也没有那么多国内随处可见的调料,能买到的调料都是西式的,这怎么做正统中餐?所以因地制宜的改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护美神医 最新章节第五百九十三章 细节,网址:https://www.at77.net/87/87328/593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