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88章 诸侯乱战(上)(1/2)

作者:一痕公子
荆州一战,孙坚与刘表因为刘昊天的介入,并没有打出真火,亦不曾覆灭与谁。但相互之间已生仇怨,日后终会有殊死一战。

刘表领兵离去后,一路上,刘昊天便同孙坚闲聊起来。期间刘昊天道:“冒昧问台一句,不知可否?”

“州牧大人与吾有救命解危之恩,尽管发问,台定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倾囊相告。”孙坚道。

“台可是真有在宫中寻到传国玉玺?”刘昊天问道。

而听到刘昊天问话的孙坚,脸色当即不悦起来,只因刘昊天方才相救,也不好恼怒,忍着怒气道:“州牧大人也不相信台吗?”

刘昊天摇摇头道:“非是不信,而是不解,台也曾立下重誓,不曾寻获传国玉玺,为何,袁绍,袁术兄弟二人,就咬定台一定寻获了传国玉玺呢?台也不急于辨解,而是欲尽早回到长沙。这决定太过突然,更是令人匪夷所思,难免惹人怀疑。”

“莫须有之名,解释又有何用?只是图费口舌罢了。关于此事,台心中亦有疑虑。”孙坚道。

“哦,是何疑虑?”刘昊天问道。

“定是那袁术,袁公路有意陷害。”孙坚道。

“台何以如此揣测,汝二人之间可有仇怨?”刘昊天问道。

“可以有,亦可以无,但吾想与此事脱不开关系。州牧大人亦知,吾为先锋初战汜水关,袁术却听信谗言不交粮,致使吾等无粮可食,军心慌乱,为华雄所败,回营之后,吾便回报与袁绍,袁绍便当面斥责了袁术。”

“而袁绍为庶出,袁术为嫡系。身为袁氏嫡系的袁术当着吾面被庶出的袁绍训斥,恐心有怨恨,而迁怒与吾,方才要想出此法,借袁绍之刀灭杀于吾。”孙坚将心中猜想于刘昊天了一番。

刘昊天听后点点头道:“想来应是如此,袁绍为联军盟主,兵多将广,以势,以义压汝,若他不信,辩与不辩确实无意。”

若非,传国玉玺早在他的手上,刘昊天也段不相信孙坚所言,毕竟据史料记载,孙坚确实在救火皇宫之时于水井中打捞出传国玉玺来,因他麾下将士是袁绍同乡,便告知袁绍此事,在袁绍质问下,有些心虚才要急会长沙,以待他时称帝为王。

现在刘昊天想不明白的是,既然孙坚手上没有传国玉玺,为何还要言他身藏传国玉玺之事?还是真如孙坚所言,袁术因怨恨所致?刘昊天觉得事情并非这么简单,恐另有蹊跷,只是此刻却有些想不通罢了。

又走几日便到了孙坚治地长沙,他欲设宴款待刘昊天,报答救命解危之恩。但刘昊天却借口,治地事务繁忙急需归去处理,不便久留,便与孙坚辞别,踏上归途。

辞别孙坚后,于归途中,刘昊天向郭嘉起了自己心中的疑问:“之前孙坚在旁我也不便多,其实昔日刘辩登基之前,蹇硕便将父皇遗诏,与传国玉玺都交到了我的手上,所以我相信孙坚并没有私藏玉玺,恐被人陷害,只是我想不明白,难道此事真的就是袁术,心有怨恨而为之?”

“看来主公当真为天命所归之人,世间传言先帝欲立主公为帝,确真有此事。”听到刘昊天道传位遗诏,与传国玉玺皆在他的手中,郭嘉便称赞道。

而后才开口,思虑刘昊天所问,言道:“粗略看来,确实让人误以为是袁术怀恨,故意陷害,但也不摆脱这种可能。让人生疑的并非玉玺一事,而是孙坚攻打汜水关时,袁术不交粮之事。”

“奉孝何以如此猜想?”刘昊天问道,他心中不明白,为何郭嘉不谈玉玺一事,反而起了袁术不交粮的事情。

“我与主公过,诸侯举兵讨董,乃是大义所趋,非是本心所愿,讨董之时谁也不愿出兵,折损自身实力。而孙坚却自荐为先锋,率先出兵攻打汜水关,却正合诸侯心意。”

“而与诸侯势力之中,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