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一百八十八节 迟发了几十年的诗(1/2)

作者:旭空
“父亲大人在上,母亲大人慈安,儿自不辞离家而别有两年矣,不孝男年少任性,只以自己个人感情之事为重,未虑父母大人之心,累及高堂悬心挂念,提起笔来,虑及于此,不觉泪湿信笺、重换另书——”

听到这儿,夫人已忍不住流下泪来,拿手帕频频擦拭。黄老爷也湿了眼眶。

他继续念道:“儿离家后到沪,初离学府,到得社会,自不免受一些辛苦。先做了教员的工作,后又考入杭州一学校,为军职。毕业后分至沪上,为军中文职。儿常思高堂,亦有弃职回乡的念头,但虑及国家纷乱、民有不公,为男儿当有一番抱负,匹夫尚有忧国之心,儿现身为国民政府之一员,自也要为国尽一份绵薄之力。最近公务繁忙,虽有思念双亲之心,却难以分.身,俟一有时机,自当回乡省亲。儿虽琐事繁忙,但一切均好,惟愿双亲宽心安康,即是儿之福也。不孝儿黄麒麟拜上,壬申年六月亥时于沪。”

念完信,黄老爷虽放心了许多,但心里也隐隐有些担心。

“男儿以国为主,以功名事业为重,只要一切都好,也就不用太担心了!”他笑着对夫人说。

“可是怎么说是军职?”夫人担忧地说:“现在政府的军队和地方上的军队常有争战,怎么能让人放心呢!”

这其实也是黄老爷心中的担忧:“诶!你光听是军职,没听说是文职吗?文职也是摇笔杆子的,不打紧的!”

他一指信说:“这上面还留了地址,是在上海法租界,上海的事情我不太懂,但也略知一些,法租界是洋人的地方,自然是安稳的,你就放心好了!”

夫人能心宽许多,用手帕擦了擦眼角的余泪:“话是这样说,这孩子也是太粗心,也不知道照张相片寄回来,也不知道他现在是黑了还是白了?是不是长高了?胖了还是瘦了?”

“男孩子嘛,自然粗心一点儿!”黄老爷微笑着说。

夫人想起一件事:“哎,麒麟在信中怎么没说到织云啊?”

“最啊!”黄老爷也有些奇怪,又道:“不打紧,你想儿子了,有什么要问的,现在有了他的地址,随时都可以给他写信的!”

.

沈醉现在压力如山般沉重。

他安排监视小组成员照常监视。这次那些组员没人说什么“都没人了还监视个屁”的怪话,很配合地去了。

沈醉也初尝到了失眠的滋味,都已经凌晨两点了,他还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的睡不着。

自己不抽烟、不饮酒,可能晚上为了消闷多喝了几杯咖啡吧?他想。苦笑了一下。

.

杨杏佛回来了。

他一回到上海,并没有回中央研究院,而是先去了莫里哀路宋庆龄的家里。

女佣小李出去买菜去了还没有回来,宋庆龄透过门格一看外面站的是杨杏佛,忙打开了门:“杏佛,辛苦了,快进来!”

将杨杏佛让进客厅,宋庆龄亲自到厨房给他泡茶。

杨杏佛将手中的公文包挂在了厅角的衣帽架上,走过来在沙发上坐下。

几上放着一本扣着的英文版《华盛顿传》,宋庆龄刚刚是在看书。

宋庆龄微笑着端了盘子来到厅里,盘里是一壶刚泡的热茶和一个杯子。

杨杏佛忙站起来取了盘中的茶壶和杯子:“宋主.席,我自已来!”

杨杏佛给自己倒了一杯茶,见宋庆龄刚才喝得茶杯里只剩了少许,也给她添上了。

宋庆龄去放了盘子,回到了厅中,坐了下来。

宋庆龄微笑地说:“杏佛,辛苦了,此行如何?”

其实只看杨杏佛去了四天便返回沪上,宋庆龄便知道事情是不顺利的,如果顺利,杏佛肯定会给自己来电,然后留在北平,待民权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