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319.大决战(1/2)

作者:仙王临九天
汝阳王一直将光明顶之败视做毕生的耻辱,发誓一定要找回场子,如今他重新执掌兵权,第一件事就是找上的最近闹腾得最凶的朱元璋,想要将这支部队歼灭,报仇雪恨。

可惜的是,他还是小看了朱元璋的本事,以至于最后被他活活拖垮,不得已才出此下策。

武当派的援军是由大师兄宋远桥带领,统一的长剑,藏青色的长袍,形成了一道特殊的风景线。

见到朱元璋之后,宋远桥很客气,他来的时候张三丰特别吩咐过了,一定要听从这个人的指挥,为了武当派的传承,宋远桥不敢有丝毫的懈怠。

还好的是,朱元璋给了武当派众人足够的尊重,并没有因为宋远桥说一切听他的指挥,就随便对他们指手画脚,这也让宋远桥对朱元璋的好感大增。

武当派虽然为了门派的传承,不得不来支援前方的军队,但是宋远桥可不想自己所带来的弟子门人死伤惨重,这样可不符合武当的利益。

武当派的到来,使得朱元璋信心大增,他当机立断,擂鼓聚将,准备跟对方决一死战。

旌旗招展,战歌飞扬,几十万大军在平原上决一死战,强烈的气场将天空中的云彩都吹散。

苍穹变色,大地震颤,这一场战争至关重要,关乎了元朝的生死存亡,赢了,元朝还能迎来喘息之机,如果输了的话,这个天下终将改朝换代。

明教跟元朝的军队相隔二十里扎营,扎营的距离十分的有讲究,不能太远,也不能太近。

太远,发动进攻的时候会浪费太多的体力,太近,敌人发动偷营的时候会来不及反应,二十里刚刚好,不管是发动反击,还是防备敌人的偷营,距离都刚好合适。

双方在扎营的时候,早已经派出了探子探听对方的虚实,对方的一举一动都在双方的掌控之中,所以明教一方来了帮手这件事,被元朝的探子看的一清二楚,自然,身为全军最高领袖的汝阳王当然也知道。

此刻,听到明教一方擂鼓聚将,汝阳王脸上不太好看了,他此刻暗自后悔,如果当初不是忌惮张三丰的影响力,发兵将武当派灭了的话,也就不会有今日之祸。

此刻的汝阳王有些骑虎难下,他知道,因为自己这一方率先不守规矩,恐怕对方也不会跟他客气。

武当派的高手何其之多自己这一方唯一的十几名高手,在偷袭光明顶之时,全军覆没,如今自己的手下只剩下七八名二流高手,根本不可能组织有效的反攻。

反观武当派这一方,排名前五的一代弟子全部都是一流高手,除了俞岱岩身受重伤躺在床上之外,四个一流高手一个也没缺席。

因为叶新的插手,本来应该在武当山上被其余五大门派逼的双双自刎的张翠山夫妇,此刻也活得好好的,两人对于叶新的活命之恩很是感激,所以两人都义无返顾的加入了讨伐大军当中。

张翠山此人天赋十分惊人,不下于武当的张三丰,他后来者居上,超越了大师兄宋远桥,武功位列一代弟子第一。

除了四个一代弟子的一流高手,剩余的二代弟子中也有不少是二流的境界,剩余的三代弟子虽然武功只是在三流境界,但是胜在人数众多,配合武当派张三丰创立的真武七截阵,杀伤力绝对惊人。

双方摆明了车马,在大平原上准备最后的决战,美方的兵马都不下二十万之众,规模如此大的战役,历史上也不多见。

“杀”

朱元璋抽出腰间的佩剑,向天一指,杀气腾腾的吼叫道。

随着朱元璋的命令发出,身后的军队如同潮水般向元朝的军队发起冲击。

“还请武当派的兄弟助我一臂之力”待自己的军队发起的冲锋之后,朱元璋又对身边的宋远桥说道。

“遵命”宋远桥躬身领命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