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看起来蛮有才华但是又怀才不遇,写得这样一手好字却还要以树叶充饥。
接着再看下一篇:
“二零年六月十三日,腹中饥饿,家中无米,幸喜天气转暖,每日帮短工尚可换一饱餐,无奈今日大雨,无处可去,只在家中以写字充饥。”
真是个雅人,虽穷却不俗。
下一篇:
“二零年
十月九日,天气渐寒,近来为人抄书兼洗衣物,手中略有盈余,瓮中有数顿存米,闲来于田野找寻野菜储存,望今冬无虞。”
真可怜,太心酸了。
不过看这日记,写日记的人虽然穷困但是却极有心,靠着抄书,洗衣,挖野菜,竟然能让生活渐有起色了,不容易,不简单。
可是当我读到了二一年的一篇日记之后终于震惊了:这竟然是个女孩子,一直以为是男人呢,这篇日记中提到:“生活困苦,叔父欲做媒,为富户妾,窃以为虽贫苦且可过活,尚不须虑此下下之计,为一饱食而为人做妾,与猪狗何异?断言拒绝,乃与叔父交恶。闻在北平,女子多有以教书写字自食其力者,欲往谋生,未有佳计。”
往北平谋生,难道这日记便是这墓中的婆婆早年所写?
又看了几篇,愈加证实了我的猜想的是其中一篇写于二四年年末的一篇日记:
“二四年十二月二十一日,年关将至,家中仅存数日米,因怀有身孕三月,只在家中为人抄写,夫自晨起教书,尚自未归,闲来为腹中爱子(爱女)起名,当名毅,以坚毅存此乱世,必不失志。”
果然是这婆婆的日记,没想到她早年的生活竟至如此坎坷不顺,境遇艰难,不过却凭着自己的坚毅与勇气摆脱了那个时代大多数贫苦女子应有的命运。
翻到日记的最后一页,我惊愕了:
“二五年三月四日,夫于上月二十六日外出,连日未归,后闻为当日街上抓兵勇者带走,闻此消息,五雷轰顶,夫一介书生,怎做兵勇?今又闻并非为兵勇,乃是为人贩往南洋做苦力,仰天长哭,心肝俱碎,曾听闻被贩往南洋者,做牛马待,死不得归,故作决定,变卖家中所有,往南洋寻夫,无论生死,定要相见,痛苦流涕,天地不应。”
这是最后一篇,这一本日记中,虽然不是每天都记,但是隔上个两三日,最多三五日,定会记上一篇,可怜的婆婆,眼见着生活好转了一点,丈夫又被人抓走,哎!
然后第二本,是记录了婆婆整个寻夫过程的事情,原来婆婆先用变卖了所有家当的一点钱去了福建,然后在那里坐上一艘往南洋贩酒的商船,却没想到商船夜间遇到大风浪,迷失了航向,竟然在大海中沉没了,婆婆紧紧抱着自己包袱中的一点家当,抱着一只木箱漂流到了这孤岛上。待在孤岛的岸上醒来后,发现足足有二十几只木箱都随自己漂了过来。
这些木箱中是那商船上的酒、丝绸以及一些其他的用品。
从此老婆婆就在这岛上定居了下来,日记中记载老婆婆在岛上选了快肥沃的土地,种上商船上带来的一些蔬菜籽,以雨水浇灌,收获之后,竟被岛上的土著视为女神明,从此恭敬侍奉。
第三本日记最厚,记录的是整整四十六年的岛上生活,从生子、最初的耕种、取得岛上人的信任到开化教育岛民,每一件事都记录得清清楚楚。在最后一本日记的封皮上,有干掉变黑的血液,想必是这孤岛被屠戮,老婆婆身受重伤后还爬回了房间碰过这本日记。
只是看这字迹和婆婆的见识,必是生在书香大家,怎么会早年就沦落到如此贫困的地步呢?
看那第一本日记,应该是十三岁的时候开始写的,那漂亮的蝇头小楷,绝不输于现在的那些所谓书法家。
对着日记感慨了半天,突然想起陆航一直没有动静,回头一找,正坐在地上的一箱子东西前翻找着什么。
“陆航,在哪找到的箱子?”
“床底下,还以为有什么宝贝,却是一箱子的书画。”
“你看看那日记就知道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深海诅咒 最新章节第八十五章 孤岛日记,网址:https://www.at77.net/25/25197/86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