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想到了好几个可能,唯独没有想到竟然是来学艺的。>
就连江秋柔自己都认为萧衍不会搭理她的时候,萧衍却轻笑道:“常言道达者为师,有人请教国事,是为大佑之利,朕定当知无不言”>
江秋柔诧异,这个时代男尊女卑深入人心,她一商贾之女,地位更是低下,而眼前之人乃是天子,整个大佑都是他的,而这样的人面对她的请教,竟然说知无不言,没有任何看不起的意思。>
陛下真乃奇人。>
“陛下曾言,民富国强而不是国强民富,小女子特此求见。”>
萧衍点头,两个词汇看似相同实则不然,本末倒置,如今主流就是国强而民富,但是萧衍一直认为,只有百姓富足之后才能国家强大。>
“江姑娘果然慧眼如炬,竟然一眼看穿本质,朕主张民富而国强,那就是要大力发展民间商业,试想年年百姓手有富余,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朕不敢忘大佑萧氏起于微末,往上几代都是庄稼汉,当时要不是吃不饱饭才不会造反。”>
江秋柔目光如炬,这些年来她走南闯北,可谓见多识广,唯独萧衍一人有此言论,看着夸夸而谈的萧衍,不禁心悦诚服。>
想至此处,拜倒在地:“陛下圣明,小女子走南闯北,所遇无数,早些年间曾跟随姜老先生拜师学艺,不成想陛下竟然和姜先生的某些简介不谋而合,小女子直呼天人,故此就见陛下,今听陛下一言胜读十年书。”>
“姜老先生?”>
萧衍脑中快速的思索起来,姜姓本就是尊姓,起源甚至可以追溯到一千多年以前,不多时脑海中便浮现出一个人影。>
姜润。>
此人还要追溯到他父皇执政期间,时任尚书省尚书令,乃是百官之首。>
后由于政见不合,愤然告老还乡,就此隐居,没想到江秋柔竟然拜其为师,实在是巧合。>
“你说的可是上一任尚书令姜润老先生?”>
“是!”>
在得到江秋柔的确认后,萧衍不禁感叹起来,早些年间姜润就主张民间重商,奈何天下初定不过几十年,大多沿用前朝制度,即便现在经过女帝雷厉风行的手段清扫之后,也依旧留给萧衍不少的烂摊子。>
氏族,府兵。>
单这两样就足够让萧衍头疼不已,所以这些时日以来一直步步为营,朝中大臣大多出自各个氏族当中,即便是枝繁叶茂的谢怀安也不过是陇西氏族中的代表人物而已,这些氏族基本是盘根错节遍布整个大佑。>
而最危险的则是府兵制度,兵农合一,战时为兵,和时为农,根据统计少说也要数十万人不归萧衍治下,这就是一颗不安分的炸弹,一旦萧衍处理不好,这些府兵随时会揭竿而起,大佑将彻底危矣。>
所以这也是萧衍重商的一个重要原因,这些人吃饱喝足了才能不会想到谋反。>
而这姜润在二十年前就想到了此事,并为之付出行动,奈何不够怀柔,碰到了氏族的利益,导致四处碰壁,最终不得不告老还乡,郁郁不得志。>
如今萧衍和姜润不谋而合,他立马想到了要重启姜润。>
“姜老先生不知身在何处?”>
“回禀陛下,家师此刻身在淮南隐居。”>
萧衍点头问道:“不知姜老先生是否还有入仕之心,朕必下榻而迎。”>
却没想到江秋柔摇头道:“家师自从告老还乡之后,日渐消沉一蹶不振,每日虚度,如今时常以赏花钓鱼为乐。”>
萧衍叹了口气,可惜了!>
“陛下,小女子最感兴趣的则是您所说的货币流通,之前家师也曾提出以币制策的理论,却没有任何论证,家师观察到民间商品的价格不是单一固定的,物以稀为贵,以多为贱,这话虽然没错,但是却始终没有找到更深一层的含义。”>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主宰江山 最新章节第20章 大开眼界,网址:https://www.at77.net/307/307250/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