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原郡往南,便是上郡。这个郡,由魏侯设置,秦惠王十年,魏献上郡十五县与秦,为秦初三十六郡之一,郡治肤施,辖阳周、榆中、高奴。上郡真正名扬天下,并非过去,也非此时,而是多年后的汉景帝时期,一个人做了它的郡守——飞将军李广。
将军府安插在城中的细作,等候在距城三十里的路边,向王离禀报道:“十日,有自称灌氏家臣的人送来两间屋子都装不下的黄金;十一日,蒙恬将军的门客送来四份房契……将军心中不安,令我等急报。”
王离曾以裨将的身份镇守上郡,重回故地,心情十分愉悦,一边看景,一边与军士说些旧事。听了细作的汇报,脸色骤变,马鞭掉在地上。召唤来一群士兵,令道:“速将‘同行人’击杀。”
士兵领命,奔向马车。不时,回报道:“走了。”
王离面色沉重,双手颤抖,紧紧握住剑鞘,叹息道:“黄金竟比房契早一天到。传递消息之快,办事效率之高,商人的能量,超过了北军大将,非国家之福啊。”
左右道:“这个贱人受了伤寒,必定不会走远。请将军下令,大索全城。”
王离沉默不语,思索良久,来到李斯车前,压低声音道:“丞相,辎重很多,让郡守及属吏看到,可能会引起物议。我们是不是绕过这座城池,到别处安顿?”
片刻,车中侍从回应道:“丞相说,将军裁定就是。”
王离召来一名斥候道:“你速去知会上郡郡守,就说公务繁忙,丞相已绕城赶路。请他安守本职,无需迎送。”
又喊来一名偏将道:“你去扶苏公子、蒙恬将军处,请他们密切关注上郡方向。若有异动,急速应变。”
又叫来三名军士道:“你等持我的名帖,快马到太原、上党、河东,请郡守做好迎接准备。就说皇帝钦准,丞相不日过境,要到三川看望李由。”
待五人出发后,王离把两名心腹侍卫拢到身边,附耳道:“你俩持我的令牌,穿着平民服装,各寻一条便道,分头赶路,到北地郡调兵。先到的引着郡守,带一千骑兵,沿着侧道北上,等候丞相车驾。”
太原郡、上党郡、河东郡、三川郡在上郡的东南侧,北地郡在西南侧。其中,李斯的儿子李由在三川郡守的任上。王离派出三名信使,去见东南的郡守,传递消息,其实是故布疑阵。他真实的意图,是往西南走,请北地的军队接应,一路护送到咸阳。
王离与这些郡的官,原本没有从属关系,京城的将帅,也没有权限持令牌调兵。但事发突然,只能便宜行事,希望北地的郡守,为了取悦丞相,不顾国家成,真的带兵前来。更希望回到咸阳后,皇帝能听得进解释,宽恕他私自调动军队的大罪。
刚刚安排妥当,官道上来了一名骑士,身穿襦,头戴冠,腿扎行縢,足穿浅履,远远地滚鞍下马,小步疾走,拜伏在王离马前道:“小人是本郡军士,见过将军。郡守大人率官吏、士绅百人,在前方大路迎侯。”
王离道:“距此处多远?”
骑士道:“十里。”
王离吸了一口凉气,沉声道:“知道了,你回去复命吧。”
骑士起身行礼,上马折返。烟尘尚未落定,又来了十数骑。为首一人,身穿襦,外披彩色花边胸甲,裹护腿,足穿方口齐头翘尖履,头戴双版冠,腰际佩剑,下马跪倒,喜笑颜开道:“裨将军,多年不见,安好否?上郡官民,备下温汤、宴席,为丞相、将军洗尘。”
王离下马,扶起来人,笑道:“兄弟你在军中,晋升很快啊。我记得当年才是军士,如今也做了偏将了。我先向丞相禀报,诸位辛苦,先行回去,车仗随后就到。”
这名偏将道:“小人有些许仕进,都是将军的磨砺提携之恩。我这就回去,让弟兄们准备卮酒彘肩。等将军忙完公务,还请到军营相聚。”
这群人拨转马头,往原路返回。王离正狐疑不定,只见前方烟尘四起,竟然来了百余骑。当先的武官,身穿双重襦,外披彩色铠甲,着裤,足蹬方口齐头翘尖履,头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壮士长歌入汉关 最新章节十七、生意做得够大能操纵地方军政,网址:https://www.at77.net/334/334678/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