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3月6日。
镐京,阎良。
天气晴好。
对于阎良这样一个主要面向飞机制造厂和试飞院的机场来说,其实很少能够见到这样“壮观”的场面。
毕竟,就算有多个型号在这里试飞,考虑到指挥部门的承受能力,也几乎不会出现多架飞机一起升空的情况。
但今天,情况却全然不同。
停机坪上,数十台保障车辆和上百名地勤人员,正热火朝天地为十几架不同型号飞机进行着起飞前的各项检查和准备。
除了那架最显眼的空警2000以外,还包括4架歼11/,4架歼10/和3架歼轰7。
以当前华夏军机的生产速度而言,这几乎就是从去年兆正朝飞机的左右两边不停扫视着。
尽管明知道那些米格21不可能突入到自己视距以内的位置,但作为一名华夏飞行员,他已经习惯了单机,或是与几架同型机一起作战。
在这种情况下,探测盲区是根本不可能避免的。
因此,时刻注意自己周围的情况,已经成为了刻入他骨髓当中的习惯。
如果不是飞行计划不允许,他甚至会每隔一段时间进行一次滚转,以观察飞机下方和后方的视野盲区。
至于跟在后面的那个大家伙,他在理论上当然知道很厉害,但并没有什么特别实际的感觉。
“秦岭中队,报告各自的情况!”
徐文兆习惯性地对着无线电说道。
这次测试当中,用于长距离通话的电台被严格要求只收不发,因此无法和预警机,或者另外两个战斗机群进行语音沟通。
但为了保证基本的飞行安全,短距离使用的电台还是处于完全可用状态的。
很快,副中队长和两家僚机分别回应,并未发现任何目标。
这个结果,倒是不出徐文兆的预料。
毕竟,四架飞机排成一排指向同一个方向,那雷达搜索范围其实也差不太多。
这让他感到有些别扭。
甚至有点想指挥自己的四架飞机呈扇面散开,以覆盖西北方向大约180°的范围。
当然,这是飞行计划当中所明确不允许的。
“中队长,我们进入任务空域可都有十几分钟了,结果连目标的影子都没探测到……”
电台中传来僚机武器控制官段苏浩的声音:
“会不会预警机那边已经探测到目标了,但是因为关掉了高频无线电,所以通知不到我们?”
作为本次飞行中毫无作用的后座压舱物,他确实有理由感觉到无聊。
徐文兆低头看了一眼多功能显示器。
那上面并没有出现任何目标。
“起飞之前,技术人员的说法是,预警机探测到的目标会直接分享到我们的飞机上面……”
他没有直接给出回答,而是稍微兜了个圈子。
不过,段苏浩还是觉得不太对劲:
“但如果真是这样的话,就算目标还没进入到探测范围当中,至少我们这边的11架飞机应该能显示出来才对……可是现在却什么都没有?”
这个问题,让四名飞行员内心都是一沉。
他们因为要不停关注飞行情况,所以没太多功夫考虑这些。
但是被段苏浩这么一提醒,也都感觉到他说的好像有点道理。
数据链如果真有那么神奇,至少应该让我们知道友军在哪吧?
可现在多功能显示器上却空空如也……
实际上,他们不知道的是,这本身就是测试的一部分——
为了在一次试飞中同时取得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数据,数据链和指挥系统会默认处在关闭状态,直到中途的特定时间才会被远程启动。
而恰好。
这个“特定时间”,就是现在。
就在徐文兆抬起头,准备再次说点什么的时候,段苏浩兴奋的声音却突然传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最新章节第1047章 全新的空战形态!,网址:https://www.at77.net/404/404706/10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