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过来,那些战绩确实没虚报,而这也就导致,一路胜仗打过来,杀了千把个倭寇,还不肯罢休,居然一路追到了光州城外,要是其他地方也就算了,这里可是离全罗道倭寇的大本营就三十里,好歹也有过万人,你窦学武带三千人就敢过来闹事,还想赶尽杀绝,是不是太过分了?
所以探清楚魏军虚实的倭寇涌出光州城,在智异山将窦学武围住,窦学武这家伙也真不愧是个莽夫,见倭寇大部队来了居然不跑,反而觉得山谷地形倭军铺不开,有得打,干脆就堵在了中央准备和倭军死战。
这个时候黎盛来了,还没弄清楚情况,他就冲入了敌阵里,然后惊奇地发现再也冲不出去--他被包围了。
于是魏军主帅、镇远将军黎盛领着四千兵马,被死死围在了山谷中央,更要命的是不远处的光州城还源源不断有倭寇涌出来,分明是要不惜一切代价把这些魏军给吃掉,这种环境在兵法中被称为“死地”,所以当窦学武看到黎盛时不仅没有丝毫喜悦,反而恐惧得差点握不住刀,如果因为自己的疏忽,把主帅的命也搭进来...那就真的完了!
见这个粗人在喊杀声震天的战场上涕泪横流跪在自己面前请罪,黎盛倒也没骂他,只是一脚踹了上去让他起来死战,而因为外围遭袭而起了些混乱的倭军此刻也回过味儿来了,这支赶过来的援兵并不多,而且还一头扎进了包围圈里,并不影响大局,于是他们很快堵塞了外围的缺口,重新组建起包围圈,准备一举将这四千魏军砍死在这里。
看着山谷内外漫山遍野的倭军,黎盛明白,自己这次是真冲错了地方,一般来说,在目前这种敌众我寡的情况下,他有两个选择,一是趁着倭军包围圈尚未稳固强行突围,二是占据山谷内的有利地形死守,等待援军--然而黎盛看着那些倭寇狰狞的脸思索了片刻,做出了第三种选择。
他拔出刀骑上马,带着合军后的四千魏人,冲向了敌人。
“全军攻击!畏缩不前者,斩!”
无论他脾气如何,品性如何,得势时是否嚣张,看别人倒霉幸不幸灾乐祸,起码在对战倭寇的战场上,黎盛从来都是死战不退无所畏惧的,即使身陷重围,他也不可能面对倭寇退一步。
当然,能选择拼命,黎盛还是有一些底气的,底气就来源于他身边这五百骑一人带了三支火枪的亲卫,山谷内地形平坦,虽然不适合长距离冲锋,但倭寇也没办法将兵力铺开,配备了火枪的骑兵也不需要冲入敌阵,只需要在战马上齐射,然后冲近拼刀,他们面对的敌人数量不会将他们彻底淹没,来上几轮,肯定是能让倭寇的士气出现大问题的。
而事实也如黎盛预想的那样,随着他一声令下,五百亲卫骑兵抄起火枪就开始冲锋,步卒紧跟其后,提着刀涌进来的倭寇原本还打算关门打狗,但没想到刚一推开门脸上就挨了几记狠的,最前方的倭寇被打得抱头鼠窜,可山谷地形进又进不了,退也退不出去,只能在原地被数轮齐射带走许多性命,倭军阵型一时大乱。
然而人数的优势终究摆在那里,杀不了魏人,但魏人也冲不出去,双方在山谷里彼此冲杀,久而久之战线居然还僵持了下来,要不是头上时不时落下的箭雨落石,战损上魏军要轻松一大截。
骑兵冲,倭军退;骑兵后退步卒顶上,倭军提着刀又上来,这种厮杀一直持续到二十三日清晨,双方都一夜未眠,此时倭军已经意识到里面的魏军不简单了,虽然没有打出旗号,但有冲得近的士卒看到了高坐在马上的身影,锦江之战、公州之战他都参与过,知道那是魏军的主帅黎盛!
于是在得知魏军主帅亲赴前线并且被围住时,倭军发动了自入高丽以来最为猛烈的进攻,一个比一个不怕死,魏军为了护住主将已经够不惜性命了,然而倭军却比他们更疯狂,山谷内魏军构建的防线两侧几乎成了尸山血海,一个人倒下,立刻便有人上前占住位置继续挥刀,连端着火枪呼啸而过的骑兵都被人堆淹没了好几次。
照这个情况下去,如果不出意外的话,黎盛被活捉或者被乱刀砍死,也就是个时间问题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大魏风华 最新章节第五百七十九章 血战高丽(三),网址:https://www.at77.net/411/411756/582_6.html